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

草书

发布时间:2020-06-19 │
1

他以草书笔意写隶书,开隶书创作碑帖相融之先河

草书
隶书

清代碑学兴起的书法实践是从推崇和师法汉碑开始的,郑簠是清初首位师汉成功的隶书大家。他以草意入隶,在艺术实践中首开隶书创作碑帖相融之先河,是清初师法汉碑者中有重大突破的创新者,因而获评甚高,被称为清代“隶书第一”。

隶书发展至东汉末、魏晋之际,衍生新体,隶书主体地位逐渐让位于草、行、楷书,经唐、宋、元、明后,由于大多习隶者师法《熹平石经》与唐隶,使隶书书风千篇一律,渐趋呆板。

康雍之世,倡董其昌法,世人学书,书人染墨,皆捧董书为圭臬。乾隆书坛,赵体风行。彼时书风去古淡典雅风范渐远,且渐生熟媚之态,帖学渐衰,碑学兴起。

清初郑簠在碑学初起时就在汉碑中寻求发展,他几十载倾家资而谋汉碑拓,广交友而精研碑隶。郑簠师汉碑,主要有《夏承》《曹全》《史晨》等,参以草书之法,其隶书用笔沉着飞动,行笔纵势,点画波磔各具姿态,起伏流宕,草意盎然;结构以扁方横势为主要框架,略参篆构示古,方整中寓圆势,结字松阔,奇正参差

查看详情>>
2

中国“书法之最”,这些书法大作品大咖你了解几个?

天下第一草书
王羲之
甲骨文

中国最早的可识别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甲骨文被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商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所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种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中国最早的大书法家——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为秦统一全国文字。李斯作《仓颉篇》,以大篆为基础,经过省减,创制了小篆。

李斯被后代书法家尊崇为小篆书法之祖和秦汉书法家之首。他传世书迹有《泰山刻

查看详情>>
3

草书龙飞凤舞,写草书速度真的很快吗?

书法
草书

草书龙飞凤舞,线条流畅飞泻,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书家快速运笔挥洒而成的,像唐代的两大草圣张旭和怀素,据记载,他们作书的速度是很快的。杜甫《酒中八仙歌》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作书时,旁若无人,将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如醉如痴,如颠如狂,其狂草潇洒磊落,惊世骇俗;而怀素作书,也是“兴来走笔如旋风”(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其痛快处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见其作书速度之快。

但是,并非所有的草书都是快写的,有一种笔画苍劲的草书,几乎每笔都有多次顿折,谓之“一波三折”,这种草书的线条往往是逆锋运笔挣扎奋进而缓慢画成的。

快速作草,易出飞白,可以增强力度,产生险峻奇绝的效果,但线条容易流于浅薄飘浮,缺乏质感,不很耐看;慢速作草,墨色饱满,内涵丰富,给人以沉稳、含蓄、古拙的感觉,但又容易出现墨潴滞笔,或是露

查看详情>>
4

毛泽东狂草书法,遗留给后世的珍品

书法
毛泽东书法
草书

作为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的诸多身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景仰和爱戴。近几年,随着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的目光,其“汪洋恣肆、气度恢弘,充溢着非凡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胆略和豪情”的“毛体”狂草书法赋予了中国书法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将其代表作品置于书史之任何时期,都堪称独标一帜,不同凡俗。

从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

(一)用笔以中锋为主,振笔直书,刚柔相济。

中锋用笔主要源于怀素《自叙帖》的影响,其线条盘钩环绕,多力丰筋,圆融遒逸,外柔内刚,神采飞扬。轻提处多于重顿,以提为按,笔笔离纸,而又笔笔镇纸,如锥划沙、印印泥。由于作品中贯注了作者的主体精神和情绪,故运笔大胆肯定,略无滞碍,但见走墨连绵,势不可挡,有如惊沙坐飞,气势雄浑。即使有些瘦劲夭矫的

查看详情>>
5

最动人的一副草书,却是是黄庭坚书法中难得的安静与文雅的作品

草书
黄庭坚书法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纵30.7公分,横43.2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之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花气熏人帖》纵横淋漓,自在挥洒,不独笔法精奥,更难得的是禅思与世情交织,笔意与诗心脉合。

《花气薰人帖》是黄庭坚的小品之作,以非常随意自在的笔法写出,真是烂漫天真极了。可以说,此帖是黄庭坚讲求结构的书法中不可多见的好作品,表达了他对于春天暖风和煦、花气弥漫的喜爱,正是他对于春天这一万物复苏时节的一次书法礼赞。

这里,作者为了传达自己对年龄、岁月、春天、乃至生命的经验,写下了这首诗,同时也用最自然的方式来书写。黄庭坚把平日严谨的中锋线条和草书中的宛转用笔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完美生动的小品,是我们欣赏书法不可多见的佳作。

比起黄庭坚其他草书作品,《花气薰人帖》多了些许雅致与从容。与《廉颇列相如传》和《太白忆旧游诗》相比,《花气薰人帖

查看详情>>
6

黄庭坚草书寥寥几十字,以独特的书写节奏成为博物馆领衔之作

黄庭坚
黄庭坚草书

黄庭坚草书领衔台北故宫"聚焦国宝"展

在我国各地的博物馆,均藏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展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博物馆参观游览成为很多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博物馆当属故宫博物院——这一直接继承了皇家藏品的地方。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故宫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一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虽然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分支",但当年迁台的文物有很多精品,尤其是一些易于运输却又价值极高的书画作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平安三帖》《远宦帖》,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怀素的《自叙帖》,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等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其书画的藏品珍稀程度丝毫不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近些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定期都会推出以馆藏书画作品为主的展览,并且每次展览分为几个等级,并由两件"国宝级"文物领衔,配合一些"重要文物&quo

查看详情>>
7

在草书的历史上,黄庭坚隔断了人们对唐人狂草的真正理解

草书
黄庭坚

宋代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更加特殊的是,这种地位几乎由一个人以一已之力所造成——他就是黄庭坚(1045-1105)。

宋代,楷书已成为一切书法技巧的基础。这对于行书来说,尚无大碍,但与草书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书法家通常只能在草书和行书之间作一选择:精草书者少作行书,以行书知名者多不谙草法。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当然也有少数人能越出常轨,如王铎、傅山等,但他们的草书、行书基本上各成家数,有时竟像是不同作者的作品。

黄庭坚放弃了草书中奔放的节奏,同时增加了按顿,不避讳向各个方向伸出的长画(一般来说,草书除了竖向长画外,竭力避免其它方向的长画,因为它们破坏作品的连续性),这一切都与他行书的笔画取得了统一。

黄庭坚的行书为了形成开阔的结构,一些笔画尽力向外拓展,这样便造成了笔法上的某些困难。前人追求笔画的变化,主要依靠线条内部运动的丰富性,其笔法以使转为主,如王羲之的行书和草书;当笔

查看详情>>
8

黄庭坚草书一改唐人旧法,形成迥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黄庭坚
黄庭坚草书

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书法《廉颇蔺相如传》白纸本,纵32.5厘米,横1822厘米。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 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 “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此卷是传世黄书中的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草书发展到盛唐,狂草成熟,在流动中求得笔法、节奏、线条、结构的丰富变化,成为草书不可移易的定则。黄庭坚是钦服唐人狂草的,对张旭、怀素都有会心之论,自言“得藏真(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谛观数日,恍然自得,落笔便觉超异”。

无疑,黄庭坚对草书笔法的深刻认识和掌握,当是“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的。他在《跋此君轩诗》中写道:“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

查看详情>>
9

黄庭坚的草书为什么会俗气?留下的绝品传世竟然是草书

黄庭坚
黄庭坚草书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中国书法史上最长传世的经典长卷,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南宋书画家曾敏行(1118—1175) 在其著作《独醒杂志》中有所记载,该书由其好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亦称“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作序。

曾敏行在《独醒杂志》中是这么说的: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钱穆父即钱勰,比黄庭坚大11岁,是吴越武肃王六世孙,杭州人。其文章雄深雅健,作诗清新遒丽,著有《书史会要·梁溪集》。其书法,正书师欧阳询,草书造王献之。官至朝议大夫,熏上柱国,爵会稽郡开国侯。

钱穆父说黄庭坚的草书有点俗气,俗气是对书法家最严重的批评。所以,黄庭坚讨教,那是什么缘故?穆父回答他,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没

查看详情>>
10

他以楷书名世,有谁知道他的草书竟然惊艳无比?

楷书
欧阳询
草书

唐朝不仅仅是楷书的成熟时期,而草书也有不俗的表现,出现了一大批草书大家,诸如怀素和尚、张旭、孙过庭等等,其实除了他们之外,我们熟知的楷书大家欧阳询也是一位出色的草书大家,他笔下的草书也是精绝无比,让人拍案叫绝,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他的传世之作《草书千字文》,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草书世界,一同来感受这缠绵的艺术。

据史料记载,欧阳询学习书法最初以王羲之为宗,为了学习王字,曾经重金购买王羲之教子习字所用的《指归图》,得此宝典后,是不舍昼夜,认真刻苦专研,日夜揣摩,一度到达忘我的境界,而他的传世作品《草书千字文》就充满了“大王”味,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在草书方面也有着惊为常人的表现,身姿矫健,灵活多变。

欧阳询的《草书千字文》中,行笔飘逸潇洒,自然大方,在笔势上还略带一丝含蓄委婉,点画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欧阳询的草书在结体上“大王”味尤浓,骨骼清秀,遒美,点画安排十分巧妙,既又相互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