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石湾龙舟竞渡的习俗,流行于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相传自明朝以来已有,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石湾以龙舟竞渡为中心的端午习俗,是石湾民众源于中原祖居地“吊屈原之溺水”的集体记忆,于水乡生活和生产中自然形成的。经历代父老的充实发展,形成为一项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群众性活动,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湾龙舟竞渡习俗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石湾地区是罗浮山诸水汇集的西沙河与东江的冲积平原,古代河道宽阔,水网纵横,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与水面息息相关,当地人民擅长舟楫。龙舟竞渡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是石湾人民增强体质的运动大会,也是他们大规模劳动协作的定期演习,还是全民规模的社会交际盛会,意义重大。

确立“石湾龙舟竞渡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传承它的勇毅进取、和谐团结的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历史悠久,水乡泽国,物阜民富,是“石湾龙舟竞渡习俗”久远渊源的历史条件。

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的端午龙舟竞渡习俗已列入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湾是罗浮山下西沙河与东江环抱的一个港湾,河床多石,故名石湾。据了解,石湾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量充足,物产丰饶,自古以来都是县境内富庶的地区。比较殷实的经济生活,以及因之而来的频密社会交往,是石湾龙舟竞渡习俗形成的社会基础。

石湾以龙舟竞渡为中心的端午习俗,是石湾民众源于中原祖居地“吊屈原之溺水”的集体记忆,相传距今已600多年历史,代代传承。以里波水为例,龙舟竞渡从宗族长老授艺至今。传授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积极带头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刘润光、刘永生、刘达成等人。

石湾历史研究者陈海铨的《石湾史话》中记载:“石湾民俗每年端午,沿江围村都隆重举行龙舟竞渡,谓之‘扒龙船’。参赛的龙舟长27米,宽1.52米。参赛者定为60人,其中划手54人,打锣、打鼓、掌舵和上人(指挥)各1人。竞渡之日,十室九空,两岸万头攒动,争相观看,呐喊助威,四方亲戚贺标慰劳。”从中可见龙舟竞渡的热闹。据了解,石湾镇绝大部分自然村都有自己的龙舟队,在龙舟上打出自己姓氏的旗帜竞渡,以显示己方的威望和实力。每年龙舟赛当天,还有广州、增城、东莞等地的人来石湾看龙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