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端午节,是小时候孩子们除春节之外,最盼望的节日。

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工作后,每年的端午节,虽然也吃了咸蛋、吃了粽子,偶尔还在门上插几根菖蒲和艾草,但始终缺少小时候在农村过端午节的那种味道。

儿时的端午节仪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吃,端午是新麦成熟时节,当然在面粉上做文章;其次是悬挂菖蒲和艾草来装饰家门;再次是小孩和姑娘佩戴五彩香包,把自己美美的打扮一番。

喝雄黄酒,吃“油坨坨”,或者白面馒头蘸红糖水

当年农村的生活很艰苦,粮食青黄不接,每年麦收前,想要吃一顿面条常常都困难的,因为陈年的麦子已经吃完了。

端午时节,新麦已经可以磨面粉了,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中,大人挑着或者背着新收的麦子,到附近的“打米机房”,将小麦磨成面粉。因为节约,平常时节麦皮除得很少,面粉都比较发黄;但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特地专门去磨出精面,即机器第一次磨出的麦心部分,看起来很白,是最好的面粉。即便是这样的头道面粉,做出馒头也是泛黄的,不像现在的面粉,做出来的馒头,白得很吓人。

那时贫穷,大家尤其重视过端午节,也许是可以借端午犒劳一下自己吧。

我常常是在端午的前一天黄昏或者当天的上午,跟在挑了半箩筐新麦的父亲屁股后面,一起去附近的打米机房,将新麦磨出头道面粉。中午时分,家家户户把积攒了很久的菜籽油拿出来,将新磨出的头道面粉,用小苏打发酵后,炸几锅黄灿灿香喷喷的“油坨坨”,或者蒸一锅用老酵面发酵的又白又大的馒头。

端午节吃油坨坨和馒头是很有讲究的,先要把块状的“黄糖”(就是现在的红糖),敲成小块,加少许水用大火蒸成稀稠状,刚出锅的油坨坨或者馒头,用手指扳扯着一小块一小块地蘸着黄糖水,吃起来的味道,简直不摆了,真的是安逸得板。

这也许是小时候,我们都扳着指头数日子,盼望过端午节的缘故。

“雄黄酒”是必须要喝的。当年,农村粮食不够吃,只能用烂了的红薯拿来烤酒,喝在嘴里有一股烂红薯的味道。先在碗里把雄黄磨成细粉,再兑上“红苕酒”,搅拌均匀;喝雄黄酒之前,父母用手指在酒碗中蘸上雄黄,在孩子的耳朵、额头、手心、肚脐处,涂抹成红红的样子,有的孩子额头上用雄黄写成“王”字,借虎威以镇邪,最后每人再喝几口“雄黄酒”。

喝雄黄酒,传说可以起到防虫防蛇的作用,京剧《白蛇传》中,白蛇喝了端午的雄黄酒显出蛇形,当初的艺人们一定是根据这风俗来结构故事的,《白蛇传》的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这一风俗。

午饭后,母亲还会把专门留下的雄黄酒,洒在每间屋子的“卡卡角角”,边洒边念,“雄黄酒,雄黄酒,雄黄蛇见骨头酥”,据说这样可以驱赶蛇虫类。

门上挂菖蒲和艾草

端午日,还有一个风俗,每家每户在自家的门框上,插上菖蒲和艾草。端午过后的一段时间,路过每家的门口,都会飘来一阵艾草的特殊香味。

端午节晚饭过后临睡之前,母亲们还要用准备好的菖蒲和艾草,在锅里煮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加井水兑凉后,孩子们用来洗澡搽身,据大人们说这样可以治疗和防止皮肤病。

小孩和姑娘佩戴五彩香包

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家里的母亲和姐姐们,用她们的巧手,组合各种漂亮的花布和多彩的丝线,熬夜绣制出大大小小的各式香包,香包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小猪,香包里面装有香草雄黄之类磨成的香粉。香包的绣织,显示了姑娘的锦心和巧手,往往成为青年男女间表达浓浓爱意的信物。

五彩的香包戴在身上,散发出一股股特殊的香味,既是装饰,也防蚊虫叮咬。上小学那会,端午过后,孩子们之间都要比拼,看谁家的香包又多又好看。小朋友戴上几个特别漂亮的香包,会特别有面,特别的骄傲。

在成都举办的国际非遗节上,我曾经看到过很多漂亮的香包(也叫香囊),其制作工艺已经是非遗传承了。

后来慢慢知道,中国人过端午节,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很多近水临江的地方,都有划龙舟比赛的风俗。

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习俗,但在当年的农村,也许包粽子太麻烦,大家很多时候就选择性地忽略了。

大诗人屈原有句诗,几千来激励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湘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明·边贡《午日观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