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本文向大家分享黄庭坚的这首《牧童诗》,便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千古名作。

因为古代文人大多数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所以他们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也极其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以及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即在他们眼中,很平常的生活内容或自然景物,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苏轼游庐山后,写下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既优美动人,又富有理趣。

比较特殊的是,据《桐江诗话》记载,《牧童诗》为宋代诗人黄庭坚七岁时所写,也就是皇祐三年(1051年)。当时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了几位诗友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以“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为由,让黄庭坚吟诗一首。于是黄庭坚便以牧童为题,写下了这首蕴含深刻道理的理趣诗。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诗的前两句“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即远远地就能看见一位牧童骑着牛缓缓地从前村走过,隔着田垄传来了牧童的阵阵笛声。从画面的展现来看,黄庭坚将牧童置于“村”与“陇”的背景下,显然是能够使整幅画面开阔起来的。同时黄庭坚这样写还显得生活气息十足,牧童、短笛、老牛也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朴实无华的田园风光。

而牧童这种纯朴率真,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正是古代大多数诗人都向往的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所以黄庭坚在诗的后两句说“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的啊。如果单独看前两句诗,它不过是一首写景小诗罢了。但是有了这两句,便有了理趣。

即黄庭坚将牧童的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与现实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生活进行对比,从而即事论理,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该受名利所驱。由此可见,黄庭坚在这首诗中,一方面是赞颂牧童清闲自在,另一方面便是表露自己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值得一提的是,黄庭坚七岁时就有了这种心态,实属难得。

但可惜的是,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它终究只是诗人们的“空想”罢了,很难有人真的能够做到。即便豁达的苏轼,也是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奔走四方后才逐渐领悟到要超脱世俗,不应被世间名利所束缚。因此黄庭坚能够在七岁时,就写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纵观黄庭坚的这首诗,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或者说蕴含的人生大智慧,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无疑也是发人深思的。多少人面对现实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渐渐失去了当初的纯粹。又有多少人放弃了争名逐利,过上了无人理解而悠闲淡泊的理想生活。当然,不争名逐利,不代表不奋斗、不进取。总的来说,黄庭坚这首诗还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