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独坐敬亭山

发布时间:2024-02-23
1

独坐敬亭山原文及翻译(附注释)

原文及翻译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原文附注释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作者写了自己的孤独与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独坐敬亭山原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译文

独坐敬亭山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情绪来看,既然是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写照,那么,李白当时的处境应该是非常艰难的,其情绪也应该是非常低落的。如果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这正是李白初次来宣城的时间,那时的李白正值中年,且诗名如日中天,他来宣城并不是漂泊流离而至,而是应其从弟、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李昭多次殷勤相邀的结果。这有李白在《寄从弟李昭》一诗为证:“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到宣城后,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

查看详情>>
2

独坐敬亭山古诗原文及翻译

独坐敬亭山古诗原文
独坐敬亭山古诗翻译

现代的人虽然生活在都市繁华之中,但却因没有心灵上的交汇,总是孤独的,古人亦是如此,怀才不遇无人赏识,更添一份孤独。今天,好工具小编就要带着大家来从一首诗中看到,大诗人李白的孤独。

独坐敬亭山古诗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

1.尽:没有了。

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3.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4.厌:满足。

赏析

此诗以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敬亭山的美好,更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这首七绝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或十三载秋游宣城时。此时距其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已经十年,长期的漂泊,使他饱尝人间辛酸,心身俱疲,看透世态炎凉,更添孤寂之感。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查看详情>>
3

李白最孤独的古诗《独坐敬亭山》赏析,心中最极致的寂寞

李白写的诗
李白的古诗
李白的诗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唐朝时期最具盛名的诗人李白题下的一首山水诗。全诗语言简洁凝练,隽永清淡,从表面上看,诗中句句皆是景语,并无情语,实际上处处皆是情,堪称将“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运用到了极致。在格调上看,该诗也极尽缥缈,符合诗人一贯来的浪漫主义风格。在情感上,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敬亭山拟人化,着重描绘了自己独坐山中与敬亭山遥遥相对的画面,凸显出了自己心中最极致的寂寞与落寞感,也体现了诗人恃才傲物、孤傲高洁的品格。

回顾诗人的生平经历,也能对该诗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更好的体会与理解。诗人早年的时候,凭借卓然的才华与潇洒的气度横空出世,名动天下,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且诗人自己胸怀远大的政治热情与抱负,渴望能够在仕途上施展才华,建立一番大的功业。但现实是残酷的,也是不如意的,来到京师之地后,诗人依旧秉持本性,放浪不羁、恃才傲物,嫉恶如仇不事权贵,这让诗人得罪了权贵,因此遭到了排挤,最终被赐金还山,仕途坎坷。自此之后,诗人多年来一直漂泊四方,因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郁郁寡欢。

但诗人性情潇洒不羁,期间寄情山水,题下了众多的山水词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其中就包括这首《独坐敬亭山》,全诗写得极为清静缥缈,体现了诗人雄奇独特的想象力与卓越的构思,诗人也通过描写山水之景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绝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极致的孤独感,意境高深,耐人寻味。

“众鸟高飞尽”当中,诗人表面上描绘了敬亭山上的自然景观,这也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物。“尽”的意思是没有了。独坐的诗人,眼前原本所见的是一片众鸟飞掠的画面,但很快这些鸟儿越飞越高,直到渐渐地消失无踪。原本的景观是动景,是喧闹的,但寥寥之间诗人就已经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可以说,此处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通过由动向静的变化的过程,将氛围引向了极致的静谧当中,起到了烘托氛围的效果。

“孤云独去闲”与上句一般无二,诗人同样也是在描写独坐时所见的自然景观,虽是景语,但当时却蕴含了诗人内心极为清静清幽的状态,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感。一个“孤”字体现了轻云数量的少,敬亭山的顶端,漂浮着几朵孤零零的轻云,显得格外空寂与寂寞,这几片轻飘飘的白云也很快就飘走了。“闲”字描写的是白云的状态,它们是自由自在的,也是极为悠闲的。在这句当中,诗人再一次渲染宁静的氛围,就连唯一飘动的白云也飞走了,可见此地的孤寂。除此之外,“白云”也被赋予了隐士的含义,诗人以白云自比,同样体现了诗人潇洒不羁的性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当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敬亭山当成人来写,“众鸟”离开了他,“白云”也远离了他,最终只剩下孤零零且空寂的一座空山,最终也只剩下寂寞飘零的诗人一人,在这一点上来看,诗人与敬亭山并无什么区别,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都是孤独落寞的。如今的诗人独坐欣赏山水之景,孑然一身,只剩下敬亭山与他对望,颇...

查看详情>>
4

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道出了诗仙的百世孤独

李白的诗
独坐敬亭山李白

对于古诗词,很多人会问:x人的x作品好在哪里?

我常说,诗词的好坏,在于读者的心境、经历、体验,当你读诗的时候,心灵的某一处突然穿越千百年和诗人发生了碰撞,擦出了火花,你自然就能体会到诗的好,反之,靠某人讲解,体验始终是别人的。

再者,我一个破写字的,要文化没文化、要文才没文才,何德何能去评判一篇流传几百年的诗词的好坏,只能把我对这首诗的感受留下来,不一定适合你。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创作背景

要怎样才能在灵魂深处穿越千年与诗人发生碰撞呢?除了读者自己的心境和经历外,还要清楚诗人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

这首诗创作地点是明确的,在宣城(今安徽省),但创作年代有争议,一说诗成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安史之乱爆发前两年,李白第一次来到宣城。一说诗成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不论哪种说法吧,反正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不是太好过,即便算作753年,此时李白被赐金放还以过去10年。李白是一个很有政治追求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四处干谒,到名望正盛时被玄宗看中,任翰林供奉,后由于才华得不到重用,只能当个御用文人而搞出了“力士脱靴”这样的幺蛾子,被放还出翰林。

这基本上就对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休止符。

结缘敬亭山

李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以他的政治智商,真谈不上才不才的),满怀孤独之感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在这期间,即使仙如李白,也饱尝了人间辛酸,同样的经历要换做杜甫,就开始抑郁顿挫了,然而他是李白,他是天仙,现实残酷怎么了?孤独寂寞怎么了?老子倔强孤傲一如既往,红尘不留爷,爷就寄情于山水之间,去寻求慰藉。

恰巧此时,李白有个在宣州做官的从弟,邀请他去宣州游玩一番,动身之前李白还写了一首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诗中写道:

“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李白与敬亭山的缘,就是这样结下的。

宣城的李白

来到宣州的李白,一下就成了人们目光中的焦点,上至一州长官,下至文人骚客,无不对他追崇备至,在此期间,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敬亭山,如“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又如“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哈,李白的怀才不遇和满腔忧愁,果然在人们的热情和山水秀丽之间被化解于无形了,否则他怎么会在这里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样意气风发的诗句呢?其实不然,在这句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以及,这篇《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我们来看这首诗,起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景,实则寄情于景,借景写情。

寄情于鸟,却高飞且尽,寄情于云,却独去且闲,“尽”、“闲”二字,李白似乎在对读者说:你们看,连鸟和云都在刻意地躲避着我。由此二字,也可读出诗题“独坐”中的孤独、寂寞、以及独坐时间之久。

同时,鸟飞、云去,是动态的,却因他们都飞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