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蝉古诗

发布时间:2020-06-30 │
1

蝉古诗虞世南翻译及赏析

古诗蝉翻译及赏析
蝉古诗
蝉古诗虞世南
朋友,虞世南的古诗《蝉》是小编笔记喜欢的一首诗,想必大家也想了解,那么今天一起跟好工具小编一起来阅读以及翻译本首诗吧。《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赏析诗的首句表面上是在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疏”字显示出树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最后 查看详情>>
2

有哪些诗人写过关于蝉的古诗?感受一下诗词名家眼中的鸣蝉

古诗
蝉古诗
一群“蝉”在树上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特别响亮,能引起人们的特别留意。对于蝉来说,它的鸣叫有自己的特别意义。雄蝉可以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第一种是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第二种是交配前的求偶声;第三种是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蝉”本无心,诗人有意。在诗人词人眼里的“蝉”可能因为他的处境和心情变得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通过12首诗词来感受一下诗词名家眼中的鸣蝉吧!
第一类:高洁之蝉。虞世南《蝉》、骆宾王《在狱咏蝉》和李商隐《蝉》都借蝉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品格。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虞世南却认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居高”而自能致远。暗喻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权势地位等的力量,自然而然就能声名远扬。骆宾王《在狱咏蝉》虽然表达方法和虞世南不一样,但同样借蝉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蝉》:“本以 查看详情>>
3

仔细品读写蝉的古诗,蝉在古诗中有怎样的化身?

古诗
蝉古诗
古诗意象之“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一千多年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为我们道出了文学创作的起点问题,也就是说文以情生,情因物感,即感物——生情——成文的这样一个基本创作规律。一花一木、一虫一禽都是诗文创作的自然触发物,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一篇咏物诗赋就这样诞生了。翻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读到大量的咏物诗赋。花草鱼虫、风霜雨雪、山川夕阳这些自然之景之物很早就成为文人歌咏的对象和情感的寄托。在这些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物象中,就包括蝉,这只小小的鸣虫老早就飞入文人雅士的艺术视野。他们闻其声、视其行、观其容、察其性,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咏蝉诗赋。到了唐代那样一个诗的国度里,咏蝉诗的数量就更为空前,单以蝉为题的诗就达70多首,要统计含蝉意象的诗句便不计其数。更要指出的是,唐代诗人摆脱了过去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情的单一物象描摹。并且在他们眼里, 查看详情>>
4

咏蝉的古诗有哪些?在诗人笔下的蝉是怎样的

古诗
蝉古诗
以声音入诗,蝉是诗人最偏爱的意象之一。这位“夏之歌者”,在诗人的笔下,总是“只见声音,不见身影”。那宏阔嘹亮的歌声,无论你爱或者不爱,它都占据着整个夏天的天空。或许是因为怕寂静,你爱上这不知疲倦的歌唱者。或许是因为怕“蝉噪”,你不爱这此起彼伏的大合唱。但是,诗人都是爱蝉的。无论是早蝉、夏蝉、秋蝉、风蝉或是寒蝉,诗人都爱。他们或在这高远悠长的声音中寄托人生抱负,或在这寒蝉凄切中寄托生离死别,或在这田园牧歌中寄托生活闲趣,或在捕蝉玩耍中寄托童真野趣。总之,在诗人的笔下,是“一蝉一世界,一唱一菩提”。不单是古代,就是现代的流行歌曲,也蝉声洪亮。这其中,既有夏之合唱,又有秋之悲鸣,也有童年记忆。如罗大佑的经典歌曲《童年》,那“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如梁静茹演唱的《宁夏》中,那安详的声音“知了也睡了,安静地睡了……”(1)蝉(唐)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查看详情>>
5

对比这三首写蝉的古诗,你更欣赏哪首?

唐诗
蝉古诗
蝉,俗名知了。它是历代诗人吟咏的对像,其中唐诗中有三首咏蝉的诗,又属上乘。今天我们就来鉴赏这三首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虞世南的《蝉》,此诗借咏蝉表现了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是一首著名的托物言志的小诗。首句以象征手法开篇,构思精巧。古时侯,人们因蝉居高饮露,素以其为高洁品质的象征。此句明为写蝉,暗用比喻。诗人突破传统地将“垂”所暗示的官宦身份与“清”统一在“垂饮清露”的描写之中,进而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匠心独具。
第二句“流响出疏桐”描写蝉声远播。梧桐本就高大,用“疏”更衬托出其伟岸挺拔,且与尾句“秋风”呼应。蝉声以“流响”形容,其远播的情形因用“出”字而更加形象化。结尾两句是全篇的重点。诗人直抒胸臆,指出蝉声远播只因“居高”,而并非借助秋风之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人若拥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不借助外物的帮助,也自然能够名扬天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 查看详情>>
6

虞世南的《蝉》古诗堪称千古经典,发人深思,值得一读再读

古诗
虞世南
蝉古诗
蝉,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栖高饮露的生活习性,故诗人常以蝉自喻,来表现品格的高洁。以唐代为例,公认咏蝉诗有三绝: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都是以蝉自喻的名作,但由于诗人地位、境遇等的不同,呈现出来的面貌自然也就不同。
但要从这三首诗中,选出咏蝉诗之最,我会选择虞世南的《蝉》。正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此外,虞世南也是历代咏蝉者中最符合蝉“栖高饮露”的生活习性。他除了是一个诗人,还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深得唐太宗李世民敬重。根据虞世南所处的年代,他的这首五言古诗《蝉》,也是大唐第一首咏蝉诗。短短4句,既简练传神的写出了蝉栖高饮露、蝉声远传的特征,又巧妙的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赞美,令人叫绝。以蝉自喻高洁的品格,更是耐人寻味。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虞世南的这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 查看详情>>
7

写蝉的古诗有哪些?诗人眼中的蝉是什么样的

古诗
蝉古诗
古人认为,蝉是饮露水生存的,因而在诗人眼中它是高洁品性的象征。另外,又因蝉的鸣叫声极具悲切,特别是寒蝉,因此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那么,诗词里的蝉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诗词里的“蝉”意。
1.陶渊明的《己酉岁九月九日》有“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深秋时节,悲切的蝉叫声已响绝,只有成行的大雁啼叫声响彻云霄。2.李商隐的《蝉》有“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君”字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蝉人的动作,诗人对蝉说,希望“君”能给他提醒,说他也和你一样清高。3.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有“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诗人悠闲自在地倚靠在柴门外,迎着风听暮蝉的吟唱。4.唐人虞世南的《蝉》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表面写蝉的鸣叫声能远传,不是借助秋风,而是因为居在高树上。实则是借蝉说理,给世人阐述了一个道理,即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也能声名远播。5.唐人阴行先的《和张燕公湘中九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