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鹳雀楼

发布时间:2020-06-29 │
1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古诗千古传唱,无数次的给人以激励和思考

唐诗
王之焕
登鹳雀楼古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盛唐诗人,尤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王之涣只有六首诗作流传下来,但在当时,他的诗名广为流传。

王之涣其他作品选读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品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白日依山尽”描写山衔落日,“黄河入海流”描写大河东流。登上高楼遥望落日,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在视线的尽头渐渐消失;山下的黄河滚滚而来,又奔流东去,浅白的语言形象地概括出广阔背景下的万里江山。

诗的后两句是议论,“欲穷千里目”写登临者的一种追求,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要想看到更壮丽的景色就要“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也照应题目,说明这首诗是为登楼而作。

一般来说,诗歌不应该直接发表议论,应该用形象思维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但是这首诗最后的议论不枯燥、不生硬,给人的感觉

查看详情>>
2

《登鹳雀楼》古诗作者是谁有争议?王之焕还是朱斌

唐诗
王之焕
登鹳雀楼古诗

鹳雀楼千古名楼,《登鹳雀楼》千古名诗,自古名楼配名诗,说来也是标配,楼以诗显,诗因楼成,辉映千古。具体关于这首诗,你又知道多少呢?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首诗,流传之广,实在是和李白《静夜思》一样,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长期入选中小学课本和各种诗词选本是一回事,诗本身的琅琅上口,易读好记也是关键因素。你不需要明白什么意思,音韵、节奏之美已经够让人陶醉了,所以特别适合儿童诵读。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首诗的,但看2011年出版的《唐诗排行榜》,发现被排在第四位,在《凉州词》之后,还是有点惊讶。

作者王之涣,我们并不陌生,《全唐诗》虽然只留诗六首,却因为《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首绝唱,在高手如林的盛唐乃至整个诗史上都难掩光芒。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生平几无所知。《新唐书》《旧唐书》上都忽视了他,没有留传,专门收罗诗人事迹的《唐才子传》,也只是八卦式地记了一个“旗亭

查看详情>>
3

《登鹳雀楼》古诗背后的故事,真的是王之涣写的吗?

唐诗
王之涣
登鹳雀楼古诗

《登鹳雀楼》到底是谁做的?

一、登楼题诗

说到鹳雀楼,自然会想到那首琅琅上口的唐诗—《登鹳雀楼》,相传唐代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这首诗引来了一场风波。

蒲坂城有一个大学士名叫朱斌,那天,他请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马家客店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朋友突然问:“我第一次来蒲坂城,这里有没有可玩的地方?”

朱斌立刻说:“有,这蒲坂城是个临河大城,西边就是黄河,我们可去看一看黄河。”朋友没见过黄河,很有兴味。

朱斌就跟朋友出了马家客店,命令随从带他们去黄河边。来到黄河边,眼前波涛滚滚、气势壮阔的景象,让朋友啧啧称赞。朱斌又把朋友带上崖边,指着前方的鹳雀楼,说:“我们登上这鹳雀楼再看一看。”

朋友瞧了一眼前方的鹳雀楼,诧异地问:“一座小木楼,才三层楼,有什么看的?”

朱斌摇头,说:“这座小楼可不一般,它是北周年间大将军宇文护造的,是观战楼啊!”

朋友随朱斌登上鹳雀楼,来到第二层,俯瞰着黄河的景象,饶有兴趣地说:“登楼

查看详情>>
4

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古诗千古佳作,还有哪些古诗写的是鹳雀楼呢?

王之涣
登鹳雀楼古诗
鹳雀楼

盘点有多少古诗词写的是西北名楼之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引不少文人墨客登楼观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一、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三、畅当《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四、马戴《鹳雀楼晴望》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五、张乔《题河中鹳雀楼》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

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

查看详情>>
5

励志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首千古绝唱

励志古诗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王之涣很励志的一首诗,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读后令人振奋。

古代诗人大都有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的经历,生活阅历极其丰富。因此他们很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悟出朴素而深刻的哲理。所以他们的诗词作品,往往有着启迪人生的作用。如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鹳雀楼》,便是一首具有启迪人生作用的诗。它出自于唐代著名诗人,有着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美称的王之涣之手,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对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信大家非常熟悉。毕竟它是我们打小就学习过的一首千古绝唱,而历代诗论家也都推崇它为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

言归正传,《登鹳雀楼》的广为传诵,正是因为诗人王之涣深受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而悟出的朴素、深刻的哲理。即表达了一种积极探索和无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