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明代著名大才子唐伯虎的两首绝笔诗。

为什么是两首呢?因为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唐伯虎全集》中的,一个是附于全集之后的《燕中记》所记载的。虽然都是他的绝笔诗,但对照两首诗来看,意思却有所不同。

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来细细品读一番。

先看《全集》中的版本: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他乡。

唐伯虎的诗有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通俗易懂,因为这样,王世贞批评他的诗如乞儿唱《莲花落》。如果你读过《六如居士集》,你就会发现,唐伯虎的诗用字大多都是很常见的,生僻的字极少出现。我们相信,唐伯虎的学问应该不会差,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他是真切地活在人世间的,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水乳交融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诗,都是真性情的流露,怎么会晦涩难懂呢?

唐伯虎少年时即负才名,后来更是高中一方解元,那个时候,他自然也是要干一番事业的,可惜后来的泄题案不仅毁了他的仕途,还差点要了他的命。此后,他又连遭不幸,更加心灰意冷。但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写下了“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豪言。说是豪言,也是愤懑之语。之后终其一生,除了差一点被宁王拉去造反,就没有什么和官方有关系的事了。

可以说,他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更是狂放的一生。

那么他自己对待生死呢?

唐伯虎的最后日子里,已经没有任何亲人,基本都是他的朋友照看他。在他去世前写下了上面那首诗,和人间来一次告别。从这首诗里,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对生死的态度是很洒脱的:活着死了都一样,都是漂流在异乡。人生一世,就是漂流一世。

真的是这样吗?漂流这个词,表示居无定所,到处漂泊。唐伯虎无意功名之后,就到处游历,直到年近五十,才回到苏州,修建桃花庵,直至去世。漂流的日子近二十年。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他自然而然地用了这个词来概括自己的一生,表面上看是一种洒脱,内里却也透露着一种感叹。

再看另一版本:

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

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

这一首最后一句和前一首差别不大,但前三句却很不一样。

第一句里的一个狂字好像很能体现他的生活特点。什么是狂?用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来解释这个字是很恰当的。桃花庵歌一诗,言浅意深,清丽流畅,把诗人的性情写得淋漓尽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不就是狂的表现吗?

第二句里说自己活过了一百年,其实,他去世时是五十四岁,为什么说成一百年呢?第一句里他认为自己狂过,一日就应该算作两日,所以说是过了一百年。这个意思就是说自己这一辈子没白过。

第三句他年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死了以后吗?不然怎么是新认识的人呢?如相问,问什么呢?问他是哪里的人吗?还是问点别的什么?没有具体的解释,只用第四句作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这一首相比于前一首来说,内容更深刻,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洒脱态度,更是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个性的解放——狂。所以《燕中记》里说这才是作者最后的定稿。

也许唐伯虎先写了前一首,后来又修改了,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