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言文 文字解析

孙权劝学原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带作者简介)

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
孙权劝学带作者简介

文化是一种智慧的沉淀,是一代又一代人类智慧的闪耀。而在这其中,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以其深邃的人文思考和独特的历史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事物本质的独特视角。原文中明晰的逻辑推理、对历史的深入剖析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使这篇文章成为中国古代学者钦佩和学习的对象。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赏析

《孙权劝学》以对话表现人物,语言简洁却传神,运用了侧面共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全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

查看详情>>
2

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回顾_文章中说了一个什么哲理

文言文精辟句子
文言文翻译
经典文言文大全

小时候应该是最讨厌上学的了,只要听到学习或者是读书,就想逃避,想立刻马上变成大人,那个时候自己并不知道读书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财富,在我们学过的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就是讲读书有什么好处,这篇文言文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孙权劝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孙权劝学》讲了什么?出自哪里?

下面就是文言文《孙权劝学》的原文回顾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在一开始,孙权对吕蒙说道:“你现在有权力,不能停止读书这件事。”吕蒙以自己在军队中有大多的东西要忙为借口,说自己实在是没有时间去读书。 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去学习儒家经典,成为一个教书先生?我只是希望你能对它留下一点的印象,了解了解历史。如果你没有时间,谁还会比我忙,我仍然会去读书,我认为这样对自己有很多好处。” 吕蒙这才听了孙权的话开始读书。

在后来,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遇到吕蒙,就跟吕蒙谈论了起来。他感到非常的震惊,并说道:“看你今天的才华和智慧已不再是吴郡时代的吕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兄弟,发现为时已晚!” 鲁肃就拜访了吕蒙的母亲,结交了朋友,然后离开了。

这篇文章是来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中的,

司马光(1019-1086)的字叫君实,他的号是迂叟,出生于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在“宋史”和“辞海”中都有记载。他被世人称为涑水先生。生于河南信阳市光山县。是北宋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曾在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个朝代任职。他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编年史通史《自治通鉴》的编撰。他温柔,彬彬有礼且正直,他的性格是儒家思想的榜样,一直受到人们的钦佩。

《资治通鉴》(通常缩写为“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多卷纪事史书,共计294卷,历时19年。从时间和事件的角度出发,从周维烈国王的第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到五世后的周世宗大德第六年(公元959年),他停止在淮南写作。1362年的16个王朝。

在这本书中,编纂者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供王朝的统治者学习。宋神宗认为,这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加强治理的警告,因此被命名为《自治通鉴》。《自治通鉴》共294册,字数超过300万。还有《考义》和《目录》共30卷。

这篇文言文《孙权劝学》讲述了在三国时期吕蒙开始在孙权的劝说下学习的故事,这使他的才华变得惊人,并使鲁苏钦佩他并与他“成为朋友”。这告诉我们只要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重点突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本文的篇幅较为短小,仅是进行了几次对话,不仅说明了深刻的真相,而且还描绘了三位主角的不同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