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黄庭坚的一首惜春词《清平乐》,以寻春为主,表达对春的热度。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字鲁直,江西九江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的诗以杜甫为宗,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一是注重用字,二是重视句法,三是讲究章法,给后人带来深远影响。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与领袖。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他与苏轼相差八岁。二人交谊师友之间,他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不能不受苏轼书风的影响。

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有神童称号,在八岁时就能写出很有深意一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黄庭坚诗词中也有好多经典名句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这首词是惜春之作,以清新细腻的语言,独特手法,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起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开头一个凝问勾起人无限沉思与茫然。这美丽的春天去了哪了,原本群芳争艳的小园,忽然间就花雨纷纷,让人不忍顾看,满地残红,一片狼藉,寻不到春的踪迹感到苦闷寂寞。

如刘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寂寞因春去而生,寂寞因花落而生,寂寞因自己芳华己逝而生。 寂寞不破还成醉,衣上酒痕和泪痕,谁人不伤春,谁人不惆怅呢。

一个“无形路”带给人无限迷茫之感,春无踪迹,寂寞随影随行,春也难寻,寂也难消。

如陆游的“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这个时候去感叹春的去处,肯定没心情了,寻春春不见,肠断落花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唤它回来一起同住。

一个“若”字表示作者寻春急切感,用假设和拟人手法,使字句活灵活现,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感觉还有很多事没做,还有很多梦想没实现,一晃已到不惑之年,朝为青丝暮为雪,几人失落几人愁呢?

下片转“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去哪里寻春呢,它来无声,去无踪,可惜谁也不知道它的去处了,除非去问黄鹂了。

这两句作者从幻想中回归现实,不会有人知道春的去处,更不会换春回来,但他还带一线希望去问黄鹂,这里作者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作者写词手法很巧妙,把自己纠结的心情和问春的情形非常生动画刻出来。

喃喃自语,自问自答,情趣盎然,脑洞大开,可黄鹂能知道吗,它可识人语呢?

如欧阳修的“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唯有绿杨芳草路。”

如辛弃疾的“长怪春归何处,谁知个里迷藏”如刘南翁的“借问春归何处。莺燕也含愁”

结名“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谁又能能懂呢,心头的寂寞和怅然谁人知道,谁人理解呢。清风一阵吹 来,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全词以浪漫主义手法,把春拟人化,与一般惜春词不同,不写景物,一问一答,以寻春为主,表达对春的热度,用字空灵,深沉含蓄,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