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朝诗人高适写过很多边塞诗,他诗中的边塞风光苍茫而不凄凉,思乡之情荒渺而不凄切,这都与高适的性格有关。高适性情磊落、不拘小节、才高纵横、颇有雄气。他的诗在冰寒之中含热力,荒凉之中蕴活力,是唐诗中难得一见雄浑悲壮的佳作。

高适的边塞诗《塞上听笛曲》,描写了塞外的一个夜晚。这个夜晚和平宁谧、苍茫澄净,悠扬的笛曲飘飘渺渺,落满关山。

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吧!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雪、马、羌笛、戍楼,构成了一副典型的塞外景色,然而却与以往诗中塞外给人的风沙蔽日的感觉不一样,反而有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

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诗人对这些塞外典型事物的修饰上。

“雪”前边加上“净”,澄净的雪没有了“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寒烈,反倒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温柔。

“牧马”后边加上了“还”,没有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杀气腾腾,反倒有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悠闲舒适。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常常在人而不在自然景观,很少单纯写景,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也是和平宁静的。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句中包含了两首乐府诗,《梅花落》和《关山月》。《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抒写了征人久戍不归之怨情;《梅花落》是自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几代一直流传的曲调之一,和《折杨柳》一起成为笛曲的代表。

梅花落和关山月的化用,让这句诗意不言自明:诗人听着戍楼上不知哪个思乡人用羌笛吹奏的汉人乐曲《梅花落》,不由得也起了思乡之情。

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这两句诗和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构思相同,但太白飘逸,达夫率直,二诗俱美。

天宝十二年,高适第二次出塞到青海,入唐朝名将哥舒翰幕府,助其与吐蕃作战。此年,哥舒翰再次击败吐蕃,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有文献称:“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此诗当为高适在这一时期所做。诗中所展现出来的乐观开朗的感情基调,与此时唐朝强盛以及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使得千百年来充满悲凉的出塞曲都有了乐观开朗的气氛。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之紧密连结,莫过于此。

读者朋友们,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