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诗圣杜甫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圣”,因为他有圣人一般悲天悯人的胸怀。杜甫的一生是豪壮的,也是悲情的。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像杜甫这样,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心忧天下情系万民;历史上也从没有一个诗人像杜甫这样,一辈子受人冷落死后却光焰万丈。他把生命给了自己深爱的国家,他用一支笔为天下苍生呐喊。

安史之乱,是大唐国运的转折点,也是杜甫人生命运的一次改变。正是因为看到了战乱中的人间疾苦,才成就了他杜甫写出一代史诗,成全他成为一代诗圣。他心中有怜悯,他见密网网鱼,心有不忍,“物微限通塞,侧隐仁者心”;他见阴雨连绵,担心农民,“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他心中有大爱,狂风吹破屋,他不担忧自己的生活,反而心念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甘愿自己受苦淋雨,也想换来百姓的安宁。杜甫这种胸怀,让他的人和他的诗都笼罩一种圣人的光环,即使是再普通不过的诗,也有悲天悯人的大爱。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看似是一首朴实无华的诗,实际上这首诗中同样蕴含着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

关于这首诗也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杜甫离开了成都草堂后,辗转来到了蘷州。在蘷州地方官的照顾下,杜甫在这里还算可以保证生活。他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制止。后来,杜甫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地方去住,就让一位姓吴的亲戚搬进了草堂。这位吴姓亲戚来了以后,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禁止旁人打枣。这位寡妇十分无奈,于是找杜甫诉苦,这就是杜甫写作此诗的背景,这里的吴郎就是杜甫的这位吴姓亲戚。一个孤苦无依的穷妇,只能依靠一些枣来冲击,怎奈就连这些微不足道的枣都不能摘到了,这怎能不令人难过。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开篇第一句就交代了这个妇人的状况,这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穷人,为了生存,只能到邻居家“扑枣”维持生活。自古贫穷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她的遭遇,她的悲苦,是时代造成的悲剧,是千千万万底层百姓当时苦难生活的一个缩影。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对她亲切。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诗人设身处地,体恤底层百姓挣扎的痛苦,对弱者伸出温暖的手,这正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落到“劝”吴郎身上。“防”的主语是妇人。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表意委婉,似乎是埋怨吴郎多事,也是在劝告多多帮助老妇人。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的顶点也是升华。杜甫借妇人的诉苦,指出了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他们的穷苦正是社会造成的,官吏的剥削,使她穷到了极点,他也是为了生存才只能“扑枣”,这也是无奈之举。而更深层的原因也就是持续十多年的战乱,才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由一个穷苦的妇人,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联想到整个国家。这是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方法。他想告诉吴郎“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苦难的人决不止一个,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战乱的局面不改变,人们的生活就不会改变,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大家都是穷人,为什么不能相互照应呢?”这也是杜甫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