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言文 文字解析

兰亭集序

发布时间:2024-02-21
1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下面小编整理了《兰亭集序 》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

查看详情>>
2

兰亭集序教案汇集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篇1

[自读导言]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一、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二、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三、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提问、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机控制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

查看详情>>
3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及翻译
原文及翻译加注释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书法作品,也被誉为东晋文化的瑰宝之一。这篇作品描绘了王羲之在兰亭临水携友品酒的情景,以及他对友情、人生和艺术的深刻思考。本文将对“兰亭集序”的原文进行解析和翻译,带领读者进一步了解这篇文化经典。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注释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

查看详情>>
4

王羲之《兰亭集序》:字句间刚柔并济,启发生与死的考量

兰亭序
王羲之

如果《兰亭集》本身有生命的话,一定会深深地嫉妒,为什么王羲之为它所做的序竟在历史上留下比它本身更华丽的倩影。绝佳的文笔是这篇序享誉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出自王羲之手中的鼠须笔,龙飞凤舞、意兴翻腾的字迹,一气呵成的笔法,无不显现书法大家的风范。

据说唐太宗拿到这篇书法珍品时爱不释手,装裱后即挂在床头,每日观赏,临死前还让这世上绝无仅有的王氏真迹随他一起进了坟墓,至此《兰亭集序》的墨宝失传。

兰亭集聚太多文人的回忆,王羲之挥笔写下了上面这篇序记载当时聚会的情景。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应当是下水沐浴的祭祀日,王羲之与一大堆朋友和家人决定到会稽山的兰亭沐浴山岚,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

一行四十余人,其中包括当时极负盛名的孙绰和谢安等人,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即兴赋诗,王羲之主动担任了负责记载和整理诗的角色。兰亭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山上流下的泉水汇聚在这里,溪水打旋之后又顺着亭边的小沟弯转离去,形成了曲水的雅致景象。

王羲之命跟随的仆人把他的鹅放到池塘里,一边逗弄着爱鹅,一边招呼众人坐下。不知道何人出了个好主意,来到曲水的上游,把一个酒盏搁在荷叶上放入水中。带着酒盏的荷叶顺水而下,围着兰亭打转,在谁那里驻足,谁就要将酒杯拿起来赋诗一首,对不上来便要将杯中的酒喝掉。

这个主意既能让大家喝到美酒,又能赋诗,绝妙有趣,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地参加进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环境中,即便耳边没有天籁之乐,能够和好友们一起畅言无忌,举杯高歌已是人生乐事一件,所求不多了。

王羲之拊掌微笑,感受着微醺的滋味,在喧闹中生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感叹。人与人交往、周旋,大家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挥霍着生命。有的人喜欢在一室之内谈论自己的抱负,有的人却喜欢寄托外物,四处游历、喝酒饮食,不羁于世道。虽然每个人的性格、行为都不尽相同,但遇到得意的事情就会忘乎所以,甚至把自己快要老了的事情都给忘了,好比眼前这群人,无论年纪大小,都玩得那么快乐。

可是,等到对已经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或是因事物变化而心境发生变化时,感慨便会油然而生:以往令自己欢欣的事物已经不再能够鼓舞自己,退化为历史的陈迹,而自身这时才如同从梦境中蓦然醒来一样,发现生命已经快到尽头。不知不觉,由新生转瞬到了面临死亡的一刻。死和生,是人生多么大的事情啊,如何能不为它痛心呢。

莫名的悲怆袭上王羲之心头,想到每次看前人的文章里大谈生死,总不免要唏嘘一番,弄不明白个中道理,认为古人常把生死混为一谈,把长寿和夭折等量,根本是荒谬的论断。可是回过头来又一想,既然他是如此看前人,想必后人看到他在大谈生死问题的诗词之后,也一定会有和他相同的看法。

所以,他不再多想,尽力记下今天所有人在兰亭里留下的诗篇。虽然亭里玩乐的众人经历的事情各异,作风也迥然不同,但在同样的情境下触发的情怀,应该相去不远。那么,当后人看到了自己记录的这些诗篇时,定会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