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晋国

发布时间:2020-07-06 │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割线是怎么产生的?原来晋国被瓜分才是标志

战国
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
晋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直至今日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公元前468年)、三家灭智(公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

查看详情>>
2

春秋时期,这个国家即便四分五裂,也依然实力强悍

三分晋国
春秋
春秋时期的晋国
晋国的灭亡

晋国,周朝诸侯国,与周王室同姓,姬姓晋氏,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到春秋时期,第二十二任国君晋文公重尔登位之后,先是诛杀叛逃周室的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京,短短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少有败绩,终于公元前632年在践土会盟诸侯,晋国成为继齐国之后第二个会盟诸侯称霸的诸侯国。

重尔在位时期,晋国霸业达到顶峰,城濮之战中击败势力强大的楚国,继任的晋襄公维持霸业不坠,在与秦国的角逐中处于上风,始终阻碍着秦国东出函谷关的步伐,整个春秋时期,秦国也只能做个憋屈的关中老宅男。

即便在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秦国依然占不到便宜,相反,被虐得有点惨,最惨的时候河西之地(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都丢了,失去河西战略要地,其安全受到魏国严重的威胁,而秦国对此毫无办法,急了眼的秦伯甚至荒唐地将一位公主投河嫁给黄河伯,寄希望于鬼神显灵帮助抵抗魏兵……若不是魏文侯去世,魏国的扩张

查看详情>>
3

三国分晋之时,楚国为何放弃顺势而为的灭晋?

三国
三国分晋
晋国失败
晋国楚国大战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历史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氏把范氏、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三家分晋”成为了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家分晋之前,楚国一直和晋国争霸,也即在整个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对春秋时期的诸侯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即很多诸侯国要么倒向晋国,要么倒向楚国。那么,问题来了,三家分晋时,楚国在干什么,为何不趁乱消灭晋国呢?

首先,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即位,是为晋

查看详情>>
4

聊聊晋国争霸的那些事

春秋战国
晋国争霸
越王勾践

杀了伍子胥后,夫差伐齐北上就没有了羁绊,这时齐国鲍氏杀了他们的国君悼公辅佐阳生作国君。这是人家齐国的家务事,但吴国强大了,因此,也成为吴国的管理天下的家务事,吴王打算讨伐鲍氏,所以就再一次率兵攻打齐国。可是,这一次,吴国并没有取,有些郁闷地撤兵回去了。

此后,吴王召集鲁国、卫国的国君在橐皋会盟。第二年,就势北上,在黄池(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南)大会诸侯,来号令周天子。

看样子吴国的霸权就要建成了。

但这时,吴国出事了,越王勾践乘虚而入袭击吴国,杀死吴太子,打败吴国军队。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

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他并没有意识到,吴国大厦就要从此倒塌。为了争当霸主,他怕天下人听到这个消息,就坚守秘密,把前来报信的七个使者斩杀于帐前。

为什么要杀死报信的使者?因为他想做霸主。要做霸主,自己的老窝被人端了,别人笑话还来不及呢,谁会尊奉您为霸主?因此,这个消息绝对不能对外透露。但这个事情毕竟发生,因此,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