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郊园即事

发布时间:2020-06-29
1

郊园即事翻译和原文(带注释)

翻译和原文带注释
郊园即事
郊园即事翻译和原文

《郊园即事》是哟王勃所创作的,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郊园即事》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郊园即事》译文

郊外院子里烟雾云霞蒸腾的春光,已被我早早欣赏到了。那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已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

断裂的山崖,好像有图画的屏风。悬崖上飞流直下的山泉,发出了弹琴一样动听的响声。

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

不问世事,闲居有很多乐趣,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打算弃官归隐。

《郊园即事》原文

唐代: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郊园即事》注释

郊园:城外的园林。即事,以目前事物为题材作诗。

春旦:春天的早晨。旦,一作“早”。

松竹:松与竹,喻坚贞的节操。故年心:多年的心愿。

断山:陡峭壁立的高山。画障:有图画的屏风。

悬溜:山泉。泻:从上而下流。鸣琴:琴声,喻泉声。

南亭:南边亭子。

开:一作“浓”。北院:北面的庭院。

饶:多。酒赋:指喜好饮酒赋诗。

抽簪: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郊园即事》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大约为总章元年(668)前后。春日里,诗人外出游赏郊外的园林并创作了此诗。

《郊园即事》赏析

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郊园即事》作者介绍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

查看详情>>
2

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佳作《郊园即事》赏析,勾勒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王勃的诗
王勃经典诗句

王勃,字子安,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其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一时之最。代表作《滕王阁序》更是千古名篇。除了骈文,王勃在诗歌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并称为“王杨卢骆”,又称“初唐四杰”。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郊园即事》,便是王勃很经典的诗作之一。它是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公元668年,也就是总章元年前后的一个春日,王勃外出游赏郊外的园林,在面对迷人的满园春色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郊园即事》。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以烟霞、松竹、院舍、鸣琴、酒赋等景象,勾勒出了一副美得让人心醉的春日画卷。同时,它也抒发了王勃诗酒自娱,乐于闲居郊外田园的退隐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形象,融情和谐,是写景抒情诗歌中的一首佳作。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勃的这首《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首联“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既总写了满园春色,又表明了王勃的心迹。它的意思是说,我在春日的早晨,来到了郊外的园林,眼中是一片烟雾云霞,不断蒸腾的春光。园林中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它们坚贞的节操是我多年的本心。“烟霞春旦赏”,可见迷人春色。“松竹故年心”,可知王勃退隐之意。

颔联“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即断裂的山崖,就如同有图画的屏风一样。山崖上倾泻而下的山泉,所发出的声音,就像是琴声一样。虽然王勃这里没有直接描写园中色彩和声音的词语,但是透过“画障”、“鸣琴”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让人联想到园中五彩缤纷的花朵,以及山泉声等交织而成的动听的音乐。

颈联“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紧承颔联,对园中花草进行了直面描写。它的意思是说,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从这里的“合”、“深”字,我们可以看出春色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无处不在,以及诗人王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则是王勃游赏郊外园林后的感受。即闲居有很多乐趣,我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准备弃官归隐。“抽簪”,指弃官引退。在古代,当官的人,都要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所以引退就是“抽簪”。由此可见,王勃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归隐田园的心志。

综观王勃的这首诗,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准备弃官归隐田园的愿望。从整首诗所勾勒的画面来看,它俨然一副优美生动的田园隐士的生活图画。总的来说,这首诗写尽了满园春色,美得让人心醉。至于王勃“闲居饶酒赋”的乐趣,未尝不是现代的我们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查看详情>>
3

《郊园即事》古诗赏析,含蓄新颖,耐人寻味

古诗
王勃
郊园即事

古诗词写作非常讲究方法,有些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些引用典故和名句。有些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内心情感;有些则委婉含蓄,在写景之中融入深厚的情感。含蓄的手段也很多,时而烘云托月,比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时而弦外之音,例如朱庆余的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等等。下面的作品也是采用这种手段,王勃春日闲游,这首诗短短40个字,描写了6个意象,却委婉动人。

郊园即事

唐代,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浓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自幼聪敏好学,6岁即能写文章,16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真让那些70岁还在参加科考的学子无地自容。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勃年纪轻轻就溺水而亡。这首诗创作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诗人当时19岁,一次外出春游踏青,即兴而作。

诗人平时主要是为王爷起草和撰写文件,工作单调,虽然对才子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时间久了确实令人厌倦。青春虽然充满了梦想,但年轻人大多都喜欢张扬,有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唐高宗知道后,责怪王勃有意虚构和夸大事态,就下诏立即逐出王府。这首诗写于他被逐之前,可见已经心绪不宁了。

诗人独自漫步在郊外,倾听春天的轻盈步伐,感受春天的清新气息,欣赏春天的曼妙舞蹈。微风吹拂,柳枝婀娜,碧水荡漾;春光明媚,云蒸霞蔚,烟雾迷蒙。诗人醉心于眼前的大好春景,更欣赏挺拔的青松与翠绿的劲竹,也寄托了多年的心愿。

颔联继续描写青山和溪泉,“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画障,指有图画的屏风;鸣琴,形容悬溜(山泉)的声音如美妙的琴声。山林是静止的,山泉是流动的,此处动静结合,在诗人心中大自然就是最美的画卷,也会发出最动听的音乐,如鬼斧神工,似天籁之音。

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意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前三联中,诗人列举了六个意象,分别是烟霞、松竹,断山、悬溜,以及春草、鲜花,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联想,还会有鸟兽、渔樵等等,诗人虽然没有明说,反而显得隐显合理,留有余味。

尾联“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意思是说,闲居乐趣多多,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诗人打算弃官归隐。闲居、随兴这两个词充分地抒发了诗人游春的感受,同时也呼应首联,阐述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全诗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首尾呼应,前后勾连,描摹细微处,委婉吐心声。这首律诗含蓄新颖、耐人寻味,作者没有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王勃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不愧为初唐四杰之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