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棪】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yǎnyàn

注音:ㄧㄢˇ,ㄧㄢˋ

笔顺读写:横、竖、撇、点、点、撇、撇、点、点、撇、撇、捺

部首:
笔画数: 12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SOOY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68EA
仓颉: DFF
郑码: FUUO
四角: 49989
电码: 8572
英语翻译: tree
异体字: 𣝎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似柰,红色,可以吃。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有胶质的树。

暂无详细释义

暂无详细释义

棪【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𠀤以冉切,音剡。《說文》㯈其也。《爾雅·釋木》棪,㯈其。《郭註》實似柰,赤,可食。《山海經》堂庭之山多棪木。《註》別名連。

《異物志》梓棪樹,大十圍,材貞勁,非利剛截不能剋,堪作船。

《集韻》習琰切,音燄。木名。膠可和香爲蘇合。

《集韻》余廉切,音鹽。義同。

说文解字

棪【卷六】【木部】

遬其也。从木炎聲,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以冉切

说文解字注

(棪)遬其也。釋木。棪、㯈其。郭曰。棪實如柰。可食。南山經傳曰。棪別名速。其子似柰而赤。可食。按遬、籒文速字也。今爾雅作㯈。爲俗字。从木。炎聲。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三年導服詳示部禫下。棪讀如淡。與導服相似也。山海經傳音剡。爾雅音義餘念反。唐韵以冄切。

棪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