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师鲁墓志铭文言文_尹师鲁墓志铭文言文翻译、注释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欧阳修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丁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尹师鲁墓志铭注释

尹师鲁: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人,世称河南先生。为文简古,曾与 欧阳修 等倡为古文。
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刻在石上,埋在墓内,或立在墓旁。一般包括“志”和“铭”两部分。
河南: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
讳(huì):即名,专用于对所尊敬的人物不得不称其名时。
推:推崇。
多:称赞。
处穷达,临祸福:在人生道路上或困顿或顺利,或面临祸事或得到幸福。
简而有法:指作文时能像 孔子 修《春秋》那样,对素材有所取舍和剪裁。叙事时善于在含蓄中寓褒贬之意。
强记:记忆力强。
通知今古:指知识面宽广,贯通古今。
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
不为苟止而妄随:绝不轻易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也决不盲目地附和别人。
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指尹师鲁受到世人称赞的那些特出的品行和才干,又使他受到一些小人嫉妒和怨恨,导致他最终困顿而死。
绛(jiàng)州正平县:故城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南。
邵(shào)武军:宋军州名,治所在今福建邵武市。
书判拨萃(cuì):书判工作优等,这是当时州县地方长官荐举佐吏的考语。
伊阳县:今河南嵩县。
王文康公:即王曙,当时任西京留守、河南府知府。
馆阁校勘(kān):官名,为翰林院三馆的属官之一。
太子中允:官名,为太子东宫属官之一。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指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 范仲淹 与宰相吕夷简论争、范被贬饶州,尹师鲁、余靖、欧阳修等人亦因支持范而被贬事。
郢(yǐng)州:宋州名,治所在今湖北钟祥。
唐州:宋州名,州治在今河南唐河县。
赵元昊反:指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吴建国称帝。
葛怀敏:宋大将,时任泾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副使。
辟:召请。
韩公:指韩琦,当时任陕西安抚使。
好水:指好水川,即今甜水河,源出宁夏隆德东六盘山。西流至甘肃静宁注入苦水河。
秦州:宋州名,州治在今甘肃天水市。
濠(háo)州:宋州名,州治在今安徽凤阳市东北。
泾(jīng)州:宋州名,州治在今甘肃泾县。
渭州:宋州名,州治在今甘肃平凉市西。
晋州:宋州名,州治在今山西临汾市。
潞(lù)州:宋州名,州治在今山西长治市。
《叙燕》、《息戊》:尹师鲁的两篇军事论文,今存干莫文集《河南集》中,《 宋史 ·尹洙传》亦全文引录。
土兵:即乡兵, 宋代 训练当地丁壮保护地方的一种兵制。
御戎:抵御敌兵。
元昊臣:指元昊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五月向宋朝称臣。
得罪:即下文所述其属下告发他“以公使钱贷部将”事。
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指陕西路将领刘沪、董士廉因不服从尹师鲁的军令,被尹命令狄青逮捕下狱事。
吏:指董士廉。
均州:宋州名,州治在今湖北均县。
舁(yú):扛,抬。
南阳:即邓州,州治为今河南南阳市。
疾革:病重。
隐几:靠着桌子。
县君:宋代中级官员的妻子和母亲的封诰。
适人:出嫁。
无远迩(ěr):无论远近。迩:近。
赙(fù):送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先茔(yíng):祖先的坟墓。
兄弟交:交情有如骨肉兄弟。
铭其父之墓:为他的父亲写过墓志铭。
不复次其世家:不再重复叙述他的家世。
白话

尹师鲁墓志铭译文

师鲁是河南人,他姓尹名叫洙。可是天下的士人不管认不认识他都管他叫师鲁,他的名声很为当代人重视。那些深知师鲁的人,有的人崇拜的是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人看重的是他看问题很独到,有的人赞美的是他的才能。论及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的是祸福喜悲他身上都有古代君子的风度,然而那些称颂师鲁的人却不一定知道这些东西。
师鲁写文章,语言简洁而有章法。他博学多识,论古及今无所不通,他很擅长《春秋》。当他和别人谈论时,对于正确的就给予肯定,错误的就给予批判,一定要把道理讲明白才停止,从不盲目听从别人所说的,而且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不论遇上什么事情,他都能敢作敢当,这也是他受到世人称道的缘由,也是遭到某些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才会穷困潦倒而终。
师鲁很年轻的时候就考中进士,担任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后来调任为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喜爱他的才能举荐他,皇帝召见面试后,任命他担任馆阁校勘,后来又任命他做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仲淹遭到贬谪,调任饶州,谏官、御史都不想为他说话,求情。师鲁却毅然上书,说范仲淹和他曾经是师友,希望一块接受贬谪。于是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后来又调到唐州。在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等到守孝期满,他又恢复做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趟元吴造反,陕西一带战争风起云涌,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请求让师鲁担任经略判官。师鲁见解敏锐,尤其为经略便韩公所赏识,在好水这个地方大家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到了秦州做知州,师鲁被贬谪到濠州做通判。很长时间之后,韩公上奏朝廷,师鲁随后调到秦州做通判。后来又调到泾州担任知州,在渭州担任知州,同时还兼任泾源路经略部署的官职。他因在水洛时与边将意见不合,又被调往晋州任职,后又到潞州任知州,在政务上他广施仁爱之心,潞州人到现在还念他的好。后来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对军事情有独钟,他的《叙燕》、《息戍》两篇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师鲁的议论非常精密,对子军事也了解得很详细。他很看重军事备战的重要性,论述了作战、守卫的成败的要义,这些在当时是很有价值的。他还想训练土兵让他们来代替戍守的士卒,用这种方式减少边境的开支,把这作为抵御外敌的长远计策,可是没有被采纳。等到元吴臣服,西部的边防士兵的戒备被解除了,师鲁也离职了,他的言论触及了权臣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啊。
在最初的时候,师鲁调任渭州,有不听他管理违规乱法的官吏,他想按军法处置他们,但是没有实现。这件事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说他挪用公款借给部下,师鲁遭到贬职,做崇信军节度服使,后来又调任监管均州酒税。后来他病了,没有药物可以治病,就被抬到南阳求医。等到他好了,靠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丝毫没有疼爱的表现,和宾客谈话始终不涉及自己的私事。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师鲁的妻子张氏是某县县君,他的兄长尹源,字子渐,也以文学而出名,比他早一年去世。师鲁在这几十年间,三次被贬官,先是死了父亲,后来又死了兄长。他的四个儿子,也连着死了三个。一个女儿嫁人了,现在也已死了。他自己也因为被贬而去世。还有一个儿子才三岁,有四个女儿未出嫁,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死在南阳没办法返回故乡。以前的朋友不管路途的远近都拿出钱来帮忙处理他的后事,这样其妻子才能将他的灵柩送回河南。某年某月某日,将他葬在先人的坟墓旁边。
我与师鲁称兄道弟,也曾给他父亲写墓志铭,因此他的墓志铭我也代写了。铭曰:
墓藏得很深,也很牢固,石头也许会朽烂,但铭不会被淹灭。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wenyanwen_view_9b9e7a43ac9b9e7a/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