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晏殊和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二人词风有相似之处,又有着迥然的区别,这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一、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诗词文章,被誉为“神童”,14岁就和数千名考生同时进入殿试。他在仕途上虽有波折,但起伏不大,心情豁达,处世通透,这种经历融进了诗词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晏殊善于作诗、填词、写文章,并且书法功力也非常深厚,而以词最为突出,被称为“宰相词人”。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宋史》记载中的晏殊的词: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作品中表现出旷达的情怀,隐含着启迪人生的哲理,和婉明丽,清新含蓄,尤其善于即景抒情,语言非常的精炼,浑成天成。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晏殊老来得子,对晏几道非常宠爱,后来晏殊离世,家道中落,家境日薄西山。晏几道从官二代穷困潦倒,尝到了世间的心酸。所以在词风上充满了深挚的情感,词的造诣也超过其父晏殊,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鲁迅在评论晏几道的《小山词》时候说过:“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小山词》纯情,追情往事,感伤离别,都有着一种刻骨相思的情怀,充满着强烈的情感,而且渲染的十分浓烈,充满着“真”和“痴”的情感,抒情风格深挚、忧郁、感性。

根据汉学家、红学家吴世昌老先生对宋词的一些批注整理而成的《词林新话》中,对《小山词》是这样描述的:比当时其它词集,令读者有出类拔萃之感。它的文体清丽宛转如转明珠于玉盘,而明白晓畅,使两宋作家无人能继。给予了晏几道很高的评价。

二、晏殊的《蝶恋花》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的代表之一,也是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列为人生第一境的词。全词用深婉含蓄的笔调,为我们描写了一段刻骨的相思。

词的上片,主人公在清晨看着兰花饮露,燕子双飞,想起心中的那个他。她怨天上的明月不懂她的苦恨,皎洁的月光到早上才肯穿入朱户。燕子的成双,明月的无恨,再加上“泣“、”恨“的情绪,令这股愁浓到化不开。

词的下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是婉约词中少有的洒脱之语。女主人公登上高楼远眺,想寄封书信却不知道山高水远该寄向何处。下片的这两句,前一句写实后一句写虚,一虚一实之间词人用洗尽铅华的笔力,道出了主人公无限的相思,令人回味无穷。

三、晏几道的《蝶恋花》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这首词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上片设置的一个环境,词人先是将我们带进了梦境。主人公在梦中去到了烟雨迷蒙的江南之地,江南的美景令人心醉,但是终究还是没能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所以,这种思念之情在梦中是没有得到排遣的,而在梦醒之后就更是难过。徒添了一份惆怅,思念之情更甚。一位洛阳词人,写了一首“洛阳词”,风靡北宋的大街小巷。

词的下片就是主人公的一系列动作。既然梦中无法排遣自己的离愁别绪,那就起身弹筝,借助这个来缓解自己的心情。在主人公看来,离去的那个人不知道在何处,自己想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写在书信上,给予他。只是大雁在天空,鱼儿沉在水底,即使自己写了也不知道怎么寄出去、寄到哪里去?将筝柱都移动了一个遍,自己心中的愁绪也不曾减去分毫。

简简单单梦中寻觅恋人的一件事,在晏几道的笔下却给人一种去仙境寻仙女的感觉。小山词就是能给人这种惊喜,简单的笔墨之中蕴含着极致的美。相思有时候并非只是满心的痛楚,那种淡而执着的思念,何尝不是一种美?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但也知我相思之美。

四、总结

相思早就与音律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除了李商隐的“锦瑟”,比如晏几道的“琵琶弦上说相思”。他想以音乐来排解相思,殊不知正如“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那哀伤的绚烂,宫商角微,时而轻缓时而幽怨,让相思之情来得更加汹涌。秦筝哀鸣,弹尽断肠声。

晏殊和晏几道作为宋词的开山鼻祖和代表人物,风格虽不尽相同,却各有千秋,都是让后人景仰的宋词大家。读晏殊的词,有一种清新之感,再读晏几道的词,会陷入深挚的情感之中,都会带给人一种不一样的享受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