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辛弃疾的一首咏梅代表词作为《念奴娇·梅》,这首词的重点在描述梅花傲骨和坚贞。这首词用拟人的手法,但在语言和情感上少了另一首词《瑞鹤仙》中梅花的纤细和柔弱,更多表露出一种刚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如“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中反问的语气,显露出词人借梅花表现出自信的一面,即梅花虽然颜色疏淡,是不屑于那些华丽的天真颜色。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中“东君”指司春之神,即管理春天日期的神,有关“东君”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东君珂佩响珊珊”(王初《立春后作》)。又见于辛弃疾的《满江红》中“可恨东君”。《念奴娇》中两句词,辛弃疾则是用嘲讽的语气,表达梅花不像众多花朵依靠司春之神而绽放,赞赏梅花独立坚韧的特点。“温柔”“明秀”和“骨清香嫩”这些词语是词人以客观的角度对梅花的外在和环境进行描述,“迥然天与奇绝”是辛弃疾发出对梅花的赞赏。这是辛弃疾眼中梅花的梅花品质,更是辛弃疾对自身高洁、纯真、坚韧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种种优秀品格的认可。词的下阙抒写中梅花的经历和抉择,也暗合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人生选择。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中“宝篽”指瑰丽的苑囿。“琐窗”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玉钩隔琐窗”(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指雕刻有连琐花纹的精致窗棂。下阙首句叙述词人在午睡醒后从精致镂刻的窗户中看到梅花盛开,便轻轻摘下梅花。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描写了词人刚刚采摘的梅花形态,虽然漂泊在外,历经严寒,外貌形容有些瘦弱,但仍具有最初绽放时的高洁和傲气。这两句词既描写了梅花的神态,也是词人内心的自述,辛弃疾幼时生活于山东,随后又起义反金,于南京归附南宋,之后又被任命为江苏江阴军通判、安徽广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等,按照南宋当时不便利的交通,辛弃疾的年轻时一直在四海漂泊,但他没有就此因为频繁的职务调动而谙熟官场门路,始终保持“主张抗金”积极整编军队观点,在多次谏言未果后遭受弹劾,分别于湖南和福建闲居十年和七年。从这里可以想到作者的品格与他笔下的梅花一致,虽然在外闯荡,历经人间漂泊孤苦,身体虽不如最初入仕那般强壮,心志不似那般单纯,但自身的高洁品质和傲骨一直从未失去。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这两句也同样对应着梅花和词人自身:无论是经历世间沧桑的人生还是能够安然一世、岁月静好的人生,都未能改变他自身的品质。“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惜。”结尾两句,是作者对梅花的前途和自身前途的企盼。

“阆苑”出自王勃“稽阆苑之全模”(《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屠碑》),是指阆风之苑,即传说中仙人的住处。词的结尾一句是说明梅花与其在世间飘零,不如回到阆风之苑,至少有人会对梅花真心爱惜。这句也同样暗示了词人在经历仕途坎坷,雄心报国的壮志不能实现,不如归隐田园,至少家庭团聚。结合上下阙的内容看,这首词作者借梅花传达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历经沧桑和磨难也不改变自身坚贞的品质。而在历经世间辛苦,仍未能一展才华,报国明志,不如归隐乡间田园。正如梅花在严冬盛开,却没有遇到欣赏自身美丽的人,不如归去仙苑,保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