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了《登飞来峰》一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上山登塔,举目四望,天下仿佛尽在眼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挡住我的视线呢?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一层。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气势宏大,充满哲理。

王安石是“王安石变法”的领袖人物,这场变法,这场改革,对宋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他当上宰相的时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写出俯览天下的诗并不奇怪,可是写《登飞来峰》的时候,他还离宰相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为什么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写出如此气魄宏大的诗来呢?

公元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第四,被授于淮南节度史判官厅公事的职务,任期四年。四年之后,按朝廷的规定凡是在科举进士科考中甲科的,在基层担任了一段时间职务之后,就可以申请考试进入集贤院、弘文馆或秘书省等中央机构任职。宋代自立国之时,就重文轻武,所以后来有很多做了高级官员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就是从弘文馆、集贤院和秘书省担任官职开始,迈向了宰执天下之路。

按一般情况来说,王安石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倍加珍惜。可是据史载,他却主动放弃了这次去集贤院等中央机构的机会。王安石主动要求到地方任职,于是就到鄞县做知县,这一年他二十五岁。一转眼五年过去,他又到舒州做通判,等到在舒州做通判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不用他自己讲话,朝廷中有大佬出来为他说话,宰相文彦博上书皇帝,说王安石这个人,只愿意做事,不愿意做大官,应该提拔重用。皇帝准许了,但是被王安石婉拒了!其原因有些不可思议:第一,奶奶岁数大了,带老人家去东京汴梁生活费用太高;第二,父亲没有归葬老家,还得一笔钱;第三,弟弟妹妹要结婚,还得不少钱。总而言之一句话,汴梁消费水平太高,“京城居大不易”,没钱啊没钱。行,这次朝廷认了。

又三年过去,王安石任期又满了,朝廷这次直接下旨,希望调他入京工作,此时王安石已经三十四岁,他再次拒绝,原因跟上次基本差不多,这次是奶奶已经去世,所以办丧事还要花钱;我反复推辞不做官,这次突然答应了,人家以为我欲擒故纵,借以向朝廷要挟;朝廷不可夺匹夫之志,人各有志,我不去,就不要再催我去了。

也许有人会很纳闷,就不能再找个像样的理由吗?其实真正彪悍的人生,又何需解释?王安石之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愿进京为官,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希望扎根基层,能深耕基层,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州县虽小,但就像麻雀,五脏俱全,“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只要把一个小县能治理好,将来治理天下也不会差;第二,王安石在地方长期做一把手,可以自己说了算,有一些改革的方略可以自己做主来推行,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第三,在基层做官,能接近老百姓,事事都想着老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谋求民生富庶。所以,王安石虽然年轻,却志向远大;做的官小,但是他是为天下苍生谋这个理念却很大。

王安石跟一般人不大一样,当年考科举进士回乡探亲,写了一首长诗《忆昨诗示诸外弟》,节选几句:“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大意就是科举确实需要考,因为考中之后就能领到工资养活家人,让家里人高兴。那么他参加科举求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虽然我才疏学浅出身低下,但绝不自卑,我要做尧舜禹时代的稷和契那样的千古能臣。

原来在王安石的心目当中,科举进士只不过是人生道路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绝对不是根本的目的,未来的事业是不是光明的事业,是否是为民众的事业。王安石变法毫无疑问是为国为民的,不管在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什么挫折,他从来没有低头,也从来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宋人曾评论他说:“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耶?”气度心胸高远阔大,视科举做官为小事,只有国家的事,只有老百姓的事,在他的心里分量最重。

了解了这些,回头再看这首诗就明白了,虽然他当时已经离任知县,要回老家去,但这时候的王安石心中的志向已经是了然于世人,即便他没有告诉他的朋友,也没有告诉他的父老乡亲,但就这一首诗,就能说明一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也许是在预见自己的未来,也在预见自己在未来将要承担重大的使命,所以他宣示的这一点,不管将来遇到何等的困难,不管将自己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应该拥有雄视天下,登高一望的气势,只有这样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