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自古便有公论,唐人天真浪漫,生活中处处皆是景,由景生情,抒发性情,自然而由美。宋人当然也浪漫,但却少了几分唐人的天真,多了几分理性,主要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让两朝诗文也产生了根本上的不同。

比之于唐,宋人以哲理入诗,在对人生和世界的探索上,则更胜一筹,苏轼和王安石,他们的身份不只是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都是哲学家,所以他们的诗中,往往都富有很强的哲理。

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苏轼和王安石的这两首诗都有深刻的哲理。至于谁的哲理性更强,单从诗本身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权威的比较方法。

王安石和苏轼两人,正是宋诗中的冠亚军。而这两首诗确实在写作方式、哲思高度、禅机隐喻中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但是两位高手通过作品反映出来的思考还是有些不同。

我们具体来看两首诗。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东坡先生这首诗写庐山,是千古名篇,恰巧唐朝也有个诗人写过庐山,也是千古名篇,那人叫李白。

李白和苏轼,代表着唐宋诗的巅峰,又刚好都写过庐山,把两首诗对比起来读就非常有趣,李白狂放而浪漫,全篇都是眼前所见,恣意挥洒。而苏轼这首《题西林壁》,让人读完总会陷入深思。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是写眼前所见实景,但却写出了庐山高低起伏的不同形态,作者所处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庐山是完全不一样的。

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景中抽身出来,谈谈游山体会,这是典型的即景说理,苏轼在远近高低不同的地方看过庐山之景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看到的每一处景,都是实景,但眼前之实景,实际上是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只能看到一峰一岭,而不能窥其全豹。

这就好比人生在世,哪怕你是皇帝,是整个帝国的掌控者,但你所知的天下事,又何尝不是被朝中的重峦叠嶂局限住了。世间的人们,处于不同的身份地位,扮演者不一样的社会角色,看待问题的出发点自然不同,那么看到的结果也必然不同,要摆脱眼前的蒙蔽,才能看清全局,可这又谈何容易,就如同你不可能飞到天上去俯瞰庐山一样。

而苏轼的《题西林壁》要比《登飞来峰》晚上三十年。

实际上他们年纪相差并不远,所以在创作《题西林壁》的时候,苏轼已经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生死之惊扰,性格逐渐向佛道思想接近,人生已淡然,有意无意渗透进来的禅机则是他这首诗的思想底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位都是当世高才,人生和仕途的路走到后来也差不多,所以两人才会从政敌变成好友,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中一言九鼎,救了苏轼一命;而苏轼找到他彻夜谈心,引为美谈。

作为大学问家、散文家、诗家,二人在诗文革新、政治改革上虽有分歧,但殊途同归。这两人的晚期作品的文风实际上有些接近,不过王安石长于诗,而苏轼长于词牌。

说回这两首诗,实际上都是典型的宋诗特色。或者说是苏轼因循了王安石的宋诗特色,因为这种特色正是从王安石起。

而这两首诗的哲理性,因为诗人的年龄段不同,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思考状态。不过都采用了类比、双关的手法,同时都是在写现实的不易,或者是身在高位,或者是深陷其中。从哲思上,都是很有高度,也颇有禅机的。

区别就在于王安石的志气满满,而苏轼的心意淡淡。

很难说谁的哲理性更高。还是看读者自身所处的时间段、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性格吧。

年轻人自然觉得“不畏浮云遮望眼”更加励志和豪放,而上了年纪的人必然觉得“不识庐山真面目”才是更加通透和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