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说起“武圣”关羽,世人皆称之为神;关羽的“神”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过五关斩六将”上面,同时也体现在其强大的意志力上面。诸如关羽“刮骨疗伤”这一段,《三国演义》曾是这么描写的“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至于“关羽”是否真的有过“刮骨疗毒”的经历,世人一直争议不断;主要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的这段描述有很多漏洞出现。首先,华佗早已发明出“麻沸散”这种麻醉剂,既然有麻醉剂为什么不给“关羽”使用?其次,“关羽”在刮骨疗毒之中的反应太过夸张,一个血肉之躯,即使是神勇无敌也不可能面对这样的大手术而表现的那么“神定气闲”;再者,关羽实施“刮骨疗毒”的过程不合医学流程,更不可能手术期间有众人在场的事件发生。因为关羽的手术属于“及骨”的大手术,骨头裸露在“战地”的恶劣环境下已是大忌,更何况当时还有众人在场;这就造成关羽伤口很容易感染并发症,既然“华佗”号称神医,更加不可能允许这种事发生。

当然,《三国演义》多被世人看作是文学作品,三分假七分真,更不可能作为“史实”定义;诸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这些在正史中其实早已证明不存在。因此《三国演义》故意将关羽描写的异于常人不过是一种过分的“吹捧”而已;至于“刮骨疗毒”,仅从字面内容也可以理解成“吹捧”关羽的其中一段罢了。尽管《三国演义》多有“吹捧”关羽的章节,但是“刮骨疗毒”这一段却是真实存在的。

《三国志》也有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不过略有与《三国演义》的不同之处;《三国志》则是这么描写的“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里就写的很清楚了,关羽的箭伤已是“创虽愈”,也就是说伤口是早已好了的;至于“刮骨”的过程基本和《三国演义》差不多。

虽然《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关羽“刮骨疗毒”,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两本书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关羽”的受伤部位;《三国演义》说是右臂,而《三国志》则是左臂。为什么要说这点差异呢?如果说关羽受伤后每逢阴雨就会“骨常疼痛”话,按今天的说法,很可能是因为当时没有处理好伤口,因此留下的诸如“风湿”之类的病症;这种病症会直接影响“关羽”战场发挥,毕竟“右臂”是挥动兵器的主要力量来源,“左臂”则起到辅助作用。

因此,这里也可以理解成《三国演义》为了凸显关羽的勇猛无敌,故意将“箭伤”转移了部位,由左臂变成了“右臂”来烘托紧张气氛。除此之外,还有关羽“箭伤”所中之毒,《三国演义》中说是“乌头之毒”,但《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不过“乌头毒箭”的确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剧毒武器,不仅中国有,就连国外也时常出现;严格的说“乌头”是一种中药材,用法得当可以起到“散风祛湿”的治疗作用。

但是“乌头”这种药材用法极其严格,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植物,入药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过程;而且用量也极其严格,稍不注意就可能使人中毒,轻者四肢麻木,重者躁动不安、肌肉强直、四肢抽搐,直到昏迷。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关羽”虽中毒箭但创伤其实已经基本痊愈,可见当时“关羽”中毒不深,或者只是被“乌头毒箭”蹭破点皮肉而已;但“乌头“毒性”太猛烈,在战场之上不能及时处理,毒素会随血液或消化系统吸收,迅速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从而造成了“毒入其骨”。

关羽这种“外伤性骨髓炎”,中医称“附骨疽”,又叫“铁骨瘤”,其主要原理是外伤所引起的骨骼感染,时间长了的确会在原创面附近生出一些“死骨”。如果是这么解释的话,关羽“刮骨疗毒”倒是有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关羽“刮骨疗毒”的手术并非书中描述的那么“恐怖”,不过是一般性手术,只需把生成的“死骨”取出即可。

所谓的“刮骨疗毒”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实现,至于是不是“华佗”主刀其实已经不是重点了;因为按照史料记载,“华佗”早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已被曹操所杀;而关羽是在“襄樊之战”才得以刮骨疗毒,此时“华佗”其实早已死了11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