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今天人的生活经验,如果买了新房,搬了新家,必定是要好好庆祝一下。其实古代的诗人们也大抵如此,比如杜甫在漂泊半生后,终于在成都的定居,写下了《江村》,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何等快意!但对于安居这个问题,杜甫可不满足于自己有地方住,他还是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实在杜甫之前,有一位大诗人,他在搬进新家之后,也写了诗,他就是陶渊明。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读陶公的这首《移居》。

移居

晋代: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移居》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具有一颗朴素的心。只要心安,处处都是家乡。这首诗的意思浅显易懂,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听说这里住着许多淳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陶渊明本来是彭泽县令,可是他只干了不到三个月就挂印离去,理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当时诗人已过不惑之年,之前也做过各种小吏和幕府,但最终选择归隐,当然不完全是因为喜欢恬淡悠闲的生活。

不过回家之后,他立刻就面临着生存的问题。好在诗人身子骨硬朗,而且愿意披星戴月、起早摸晚,所以养活一家老小应该没问题;甚至还可以通过种植农副产品,置换一些布帛和美酒。

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时间不长,诗人就晒得黢黑,手上也很快就磨出了水泡。诗人希望做一个彻底的农夫,他和其他乡亲们一起肩并肩地到农田里干活,也学他们那样嬉笑打闹,虽然很快就融入了其中。

但陶渊明骨子里依旧是诗人,于是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都加以记录并整理,后世的读者才有幸了解那个时代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其实主要就讲了两件事情,一是闲暇时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关系亲密到可以过门相呼。只要有人先在门前大声吆喝一下,大家就纷纷走出家门,然后立刻就开启了一种有点原始、但又非常快乐的诗酒生活。

第二件事是说,如果大家都很忙,就互不打搅、各自安好。如果彼此想念对方了,则披衣言笑,毫不拘束。他们之间无须士大夫的繁缛礼节,来往都很随便,说话也是口无遮拦,但更显得彼此之间的无限信任和一腔真情。

诗人感怀于此,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是天高云淡的秋日,他都会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只不过陶渊明必须等到闲暇时光。全诗虽无一字描绘景物,但读者尽可想象出乡村的美景、以及乡亲们的闲情雅致,而诗人的超旷神情更让人羡慕。

最后四句表达诗人的感怀,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非常美好,抛弃这种生活方式实在毫无道理。吃穿住用都需要自力更生;躬耕的生活,永远也不会将我欺骗。诗人仿佛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总结自己的前半生,虽然并非警句妙言,却值得细读。

纵览陶渊明的这首诗,语言朴实,叙述平淡,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旷达和恬静。作者任运随缘、自得其乐,更与乡亲们亲密无间、如同亲人,再也没有宦途的烦恼和忧虑。

诗人一边勤于耕作,一边悠然地欣赏美好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的纯真情谊,更领悟了为人处世之道。全文看似平淡舒缓,其实只有诗坛高手,才能达到如此的浑然天成。

全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琐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暗承第一首结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来,篇断意连,接得巧妙自然。此处以“春秋”二字发端,概括全篇,说明诗中所叙并非“发真趣于偶尔”(谢榛《四溟诗话》),而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乐趣。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历来为文人引为风雅胜事。对陶渊明来说,在柴桑火灾之后,新迁南村,有此登临胜地,更觉欣慰自得。登高不仅是在春秋佳日,还必须是在农务暇日,春种秋获,正是大忙季节,忙里偷闲,登高赋诗,个中趣味决非整天悠哉游哉的士大夫所能领略,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所以士大夫常有的雅兴,在此诗中便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两句用意颇深却如不经意道出,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