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举行年级大会,级部主任在上边讲诗词,讲到了苏轼的一首词。级部主任没有一下子就开始讲诗词,反而是离开了讲台,抬头问台下的几百个学生:

“谁会唱这首改编出来的歌?先上来给大家唱一段,我们再开始讲。”

当时那首歌虽然年代比较久一点,但是我们90后的人也大部分都听过,所以会唱的不少,但是敢在几百人面前唱的没有几个,你推我搡了半天,终于有一个男生站上去唱了几句,级部主任心满意足的开始进行讲解。

90后熟,比我们年长的人应该会更熟悉这段旋律吧。

“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息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我们不说后人的改编保留了苏轼的几分词意,还是单纯的继承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只说对于古诗词的改编这种方式,在现代其实是应该得到提倡和推广的。

古诗词的土壤毕竟已经不在了,想要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或许只能用现代的文学形式来包容诗词。

我自己也喜欢诗词,但是尝试着作诗以后就发现,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不同,时代背景的土壤也不同,生活在现代的人根本就做不到模仿唐诗,即使以格律写诗,其内容和风格也基本一定是现代的。

言归正传,说回到今天的这首词。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不仅生活上窘困,精神上更是落寞而孤独。所以在黄州的那一段时间里,苏轼想了很多办法来开导自己,到处的游山玩水,在街坊里寻找美食,也是在黄州,苏轼在东坡下自食其力耕种田地,才有了后世熟知的苏东坡。

这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他在贬谪期间知名度很高的一首词。

苏轼的一生都是乐观而旷达的,即使被贬谪、没钱花,他都可以坚忍不拔的带领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度过难关。但毕竟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挫折,内心深处的幽凄和落寞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只好借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并不圆满的月亮挂在枝桠稀疏的梧桐之上,夜已深了,万籁无声,人也慢慢地静下来。

第一句的写景很有特点,月亮是“缺”的,梧桐是“疏”的,并不是景色不美,而是苏轼的心中略带消极,因此世间万物的瑕疵,就落在了他的眼中。

谁能见到这位幽人呢,一直独行,往来无踪,像是缥缈云中的一只孤鸿,在人间根本不留痕迹。

惊起、回头、定睛、失望,心中的遗憾应该向谁诉说呢。这里的枝桠都看过了一遍,哪里都不是我应该待的地方,只好落在这一片无人的沙洲上,枝条是寒的,沙洲是冷的。

一首词写完,幽人与孤鸿似乎在我的脑海中渐渐融合成了一个形象。他身穿长袍,行走在弯月当空的夜色里,仰头望月,愁眉不展,一声长叹。

这就是苏轼的境界,幽人与孤鸿可以都不是他,也可以都是他,总之词中的意境已经完整的传达了出来,是谁都已经无所谓了。

词中的情感,也就从一个人的悲伤和寂寞,变成了世间所有幽人与孤鸿的情绪,词的空间一下子延展的很大,境界也就高了起来。

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可谓知音。

后人对于这首词的争议,在于苏轼在词中有没有暗含政治上的寄托,幽人象征谁?孤鸿又象征谁?苏轼对朝廷表达了怎样不满的情感?

我想说这样的争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苏轼存在于历史当中,他诗篇流传到现在的原因,一定是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得到了后代人的共鸣,又何必再给诗词本身强加许多“寄托”呢,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其本身,而不应该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