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人在遭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朋友的关怀和问候。因为真挚的友情可以让人在逆境中获得温暖,在黑暗中展望光明。不同于当今网络上所盛传的塑料情感,真正的友情是不离不弃的。当一帆风顺的时候,朋友只会在一旁默默地关注;当风起浪涌的时候,朋友则会站到你的身前,与你携手共渡难关。唐朝的两位大诗人张九龄和王维就是这样的好朋友。

寄荆州张丞相

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在这一年里,开元名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从而远离庙堂,谪居江湖。因为张九龄此次遭贬,即是君王旨意,背后又有奸相李林甫的指使。一时之间满朝文武全都缄口不言,不敢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更遑论出言安慰张九龄了。只有王维,不顾自身安危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诗歌开头直入主題,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到底在哪里?诗人把一个疑问句放在诗歌的开头,这样写作的好处就在于突出自己强烈的情感。开头有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使读者感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被诗歌深深地吸引住。

上联有问,下联必然会回答。诗人用“望”字,即代表了故人远去,从此两地分离的境况;又暗示了山河万里,难以相见的事实。在“望”这个动作前面,加上“怅”字,则表达了诗人此刻惆怅、伤感的心情,借此展示了张、王二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荆门,指的是荆州的门户--荆门山。从长安远望荆门,已经是万里之遥,而好朋友却身居在荆门的深处,用一个“深”字加重了距离感。诗人通过距离的遥远,来突显自己内心的痛苦,再借内心的痛苦来肯定两人之间真挚的友谊。而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则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接下来的颔联承接上一联,诗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展开了对故人的追思。

张九龄作为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除了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外,最被世人所称道的就是他的诗才和乐于提拔后进的事迹。而王维就是因为被张九龄赏识,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成为了名满天下的诗人。所以说张九龄对王维而言,不仅是知己好友,还是有知遇之恩的恩人。而这个恩情,王维也写进了诗歌。

当年全天下有谁认识,我这么一个无名小辈!只有您不嫌我学识浅薄,一力推荐,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如此大恩我终生难忘。

诗人先用了“举世”这个空间词汇,彰显张九龄的独具慧眼。当全世界都说“不”的时候,只有张九龄能坚持正确的见解,不随波逐流。与“举世”相对应,诗人以“终身”这个时间词汇来表达自己不忘旧恩,心系故人的真挚情感。举世之大,终身之久,仅仅用了两个词,诗人就使自己和故友的情深意重跃然纸上,堪称妙笔。

前两联描写的都是现在和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在第三联里,诗人对遥远的未来展开了想象。希望将来能和你一块归老田园,做一对无忧无虑的邻居。“方将”就是将来、未来的意思。因为对现实的失望,诗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了辞官归去的想法。但在古代辞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刚被贬谪的时候提出辞官,往往会被当权者认为有怨怼之心,引来更大的灾难。所以诗人只能把希望放到遥远的未来。

诗人先用“与”字,来表明归隐是两个人共同的期望。而“艺植老丘园”,代表的不仅仅是田园生活的轻松和安逸,更多的则是两个人的无奈。无论是张九龄还是王维,都是经历了寒窗苦读之后,想凭借学识为国为民做一番实事,才会投身官场的。归隐田园其实已经违背了他们的初衷,但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个无奈的选择却变成了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了。

自古以来,雁和鱼就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常见的信使,它们孜孜不倦地为才子们传递着各种离合悲欢。本诗的末尾,王维同样希望南翔的飞雁为张九龄送上自己祝福和思念。但当他“目尽南飞雁”的时候,却不禁发出了“何由寄一言”的慨叹。信写好了,却连个传递消息的人都找不着。

此处所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因为路途遥远,而导致的音信断绝。更多的是暗示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已然失去了早年的雄心壮志,他重用的李林甫在朝堂上排除异己,一手遮天。作为朝中清流的代表,张九龄的远谪荆州,使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在危险面前纷纷选择明哲保身。正因如此,王维才会在诗歌最后发出那样的感叹。这既是对忘恩负义之辈们蔑视,也是为开元盛世即将谢幕而发出的叹息。

这首诗王维熟悉运用对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把自己真挚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先是通过一问一答,描述出现实中的境况;其次借追思以前的恩义,表明了自己与友人间的情深意重;接下来展望未来,在希望之中透露出无奈之情;最后又回到现实,以无人敢寄一言的质问收尾,使整首诗前后呼应,掷地有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