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日

发布时间:2024-02-24
1

古诗元日教案

古诗元日教案

引导语:《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11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教学设计,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古诗元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古诗元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苏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元日教案 篇3

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师把春联放大些,这是古代时贴的春联,写的是繁体字,读的时...

查看详情>>
2

元日教案汇集五篇

我们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元日教案”。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课堂反应会在教案中映射出来。请把这篇文章加入您的个人收藏!

元日教案【篇1】

3.1用创新教育理论宏观指导课件的开发

教学课件的开发设计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创新性教育理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显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3.2课件设计要根据教育对象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其他教学设计一样也要首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者必需事先规划好课件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制定明

确的目标细节,并使这些目标都能很好地为课件总体目标服务,设计者在制定每个具体目标时都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群体的年龄、基础、层次及接受能力等因素,使目标定得恰到好处,难易适度,只有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改变传统上以“教”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3课件设计要精心选材、重点突出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的内容和那些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都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开发课件,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揭示相关规律的内容才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3.4课件设计要选好多媒体制作工具

如今多媒体制作工具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如:microsoft 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方正奥思等等。别外还有很多处理图片和动画的软件,如:photoshop,3dmax,falsh等,这些软件各具特色。有的软件简单易学但功能相对较少,交互性差,如:microsoft powerpoint。不过,对于以演示为主的课目来说,用它开发课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度问题,因此课件开发还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存储空间,使课件轻型化,同时最好选择与网页兼容的软件工具。flash是目前开发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较理想工具之一,与其它工具软件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用该软件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可以直接插入网页,文件小、下载快,同时交互性也比较好。

3.5科学选配运用多种媒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刺激物在具有强烈性、新异性变化性、和对比性等特点时才能引发人们的充分注意。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信息接受器官,二者同时受到高强度的刺激,其接受量约占总量的50%左右。所以媒体的选择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媒体的选择要主次分明不可喧宾夺主,比如说动画演示中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音乐要处于从属地位,不宜音量过大,也不宜选择有唱词...

查看详情>>
3

古诗《元日》教案精品5篇

古诗教案

古诗《元日》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

背诵古诗《咏柳》。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赞美春天的诗。

2.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咏柳”即是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词。

(1)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释词:

碧绿: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涤:用丝织的带子。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二句诗。

(二句,思考: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

(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像用丝织成的带子)

(3)理解句意。

谁能试着说说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万千条柳枝好像垂下来的绿色丝带)

(4)指导朗读。

一要读出对诗人的赞美,二要读出节奏感。

引导:诗人从柳树写到柳枝,又从柳枝写到柳叶,诗人看到这细嫩的柳叶,是怎样想的呢?

四句诗。

(四句。

(2)交流汇报:诗人是怎样想的?

(柳叶怎么这样细这样尖,好像是人裁剪出来的)

(3)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

(二月春风)

(4)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

(因为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

(5)投影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理解。

(6)谁能说说这两句的诗意。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

2.同桌对读。

3.指名读。

4.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背诵。

五、小结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绿的柳树,就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所以许多诗人都写是赞美杨柳。诗人赞美杨柳更为奇特,从“树——枝——叶”联想到“碧玉”“绿丝涤”,最后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风把这剪刀裁出满树又细又嫩的柳叶。

六、扩展升华

诗人描写的柳树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树又是怎样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唱一唱……)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会写“绝、鸣、岭、泊”4个生字。

背诵古诗《绝句》。并会默写。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咏柳》。

2.全班齐背《咏柳》。

教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春天柳树的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诗《绝句》。

3.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时正是春天,他看到...

查看详情>>
4

比特币现货ETF创下6.73亿美元日净流入纪录,贝莱德的IBIT领涨

比特币
报道:周三,美国比特币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产生了6.734亿美元的创纪录净流入,超过了1月11日发行日创下的6.552亿美元的前一高点。根据bitmex research的数据,贝莱德的ibit现货比特币etf占据了资金流的主导地位,增加了6.121亿美元,创下了迄今为止的最高流入额。富达的fbtc以2.452亿美元位居第二,方舟投资21shares的arkb以2380万美元位居第三。尽管有创纪录的净流入,但grayscale的更高收费gbtc基金流出了2.164亿美元,这是自1月30日以来的最大规模,vaneck的hodl产品流出了340万美元。周三,剩余的资金各流入不到1000万美元。根据bitmex research的数据,昨天的数据使所有现货比特币etf的净流入总额达到近74亿美元。彭博社etf分析师james seyffart在x上发帖称:“我们的cointucky derby比特币etf的流入额创下了新的纪录!ibit单独获得了创纪录的6.12亿美元。按净收入计算,该集团获得了6.73亿美元。”,根据k33 research分析师vetle lunde的数据,富达超过10万btc继昨天创纪录的资金流入后,贝莱德的ibit基金管理的资产已超过15万btc+5.80%(94亿美元),而富达的fbtc资产已超过10万个btc(63亿美元)。九只新生的比特币现货etf(不包括grayscale转换后的gbtc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33万比特币,两天内增加了约3万比特币(19亿美元)。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共持有768280比特币(48亿美元),自推出以来净流入149080比特币(9.37亿美元)。尽管根据coinglass的数据,自1月11日以来,grayscale转换后的gbtc基金持有的资产从约61.9万btc(390亿美元)下降了29%,降至略低于441000 btc(280亿美元)。lunde的数据显示,周三,所有比特币交易所交易产品的全球净流入量为6038比特币(3.8亿美元)。他表示:“波动性股票的大量流出和purpose的大量流出抵消了贝莱德6.12亿美元巨额流入的部分影响。”。lunde补充道,全球比特币交易所管理的比特币接近100万比特币,目前持有98万比特币(616亿美元),今年迄今已增加133300比特币(84亿美元)。现货比特币etf创纪录的每日交易量正如the block此前报道的那样,随着比特币价格飙升至64000美元的峰值,美国现货比特币交易所周三也创造了创纪录的交易量。根据the block的数据仪表盘,周三,这些etf的总交易额为76.1亿美元,打破了1月11日交易首日45.4亿美元的纪录。贝莱德的ibit再次引领市场,交易额达到33.2亿美元,是前一天创下的纪录的两倍多。grayscale的gbtc产生了18.4亿美元的... 查看详情>>
5

元日原文(带译文)

元日
元日原文
原文带译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爆竹声中一(yí)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品鉴赏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

查看详情>>
6

最新元日的课件精品13篇

元日课件

元日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诵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课前难点:

运用工具书独立完成预习。

课前准备:

对联积累,能够诵读对联。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张老师第一次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精读古诗、领悟诗情、想象意境。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指导书写:

新:注意左半部的下半部是“小”上有一横。

换:注意右半部的下半部不是“央”。

六、趣味作业,拓展延伸。

采访爷爷奶奶等长辈,了解他们小的时候是怎样过年的,与自己相比有哪些不同,写成采访日记。

七、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送旧迎新 爆竹声中一岁除, 元旦:公历一月一日

焕然一新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言行相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的课件 篇2...

查看详情>>
7

元日教案6篇

元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事物特征仔细观察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明事物。

4、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特点,富有情趣,引人入胜,在阅读中要重点感受本文语言特征。

2、整体把握本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3、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分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吗?喜不喜欢里面的动物啊?那你们对这些动物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看谁能最快说出答案来:像鼠不是鼠,森林是他家;尾巴大又长,最爱吃坚果。这是个什么动物呢?(松鼠)同学们真棒!松鼠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幻灯片出示一组松鼠的图片)你能不能联系谜语和图片说说松鼠的特点。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呢?(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布丰的《松鼠》,去获取更多关于松鼠的知识。

2、作者简介:(用多媒体播放课件)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课文根据《布丰文选》改写。

3、体裁:科学小品

本文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它短小精练,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它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可叙述,可描写;它力求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生字词并了解其意义:

驯良矫健蛰伏苔藓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阅读过程中把概括松鼠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并分析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2、思考:

①你喜欢松鼠吗?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请你按课文介绍的顺序找出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爱?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

漂亮外

讨人喜欢驯良

乖巧内

明确:由外貌开始介绍,再写到松鼠内在的习性和性格,这样的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②你认为课文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

明确: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总说:(第1段)总括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

分说:(第2—5段)具体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

补充说明:(第7段)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四、研习课文,说一说:

1、假如你就是一只漂亮的松鼠,请你把自己的外貌介绍给在座的朋友好吗?

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尾巴:美丽体态吃相:坐着、用前爪送吃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

2、阅读完了3自然段,相信你一定把驯良的松鼠当作了人类的朋友,假如你是一只松鼠,

你能说说自己的“驯良”吗?(提示:可用松鼠与令人...

查看详情>>
8

古诗元日教案通用十三篇

古诗教案

笔者为读者整理了一份名为“古诗元日教案”的合集。教案和课件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每天老师都会准时准质地编写好教案和课件。制作合理充实的教案是巩固学生知识的有效方法。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多关于该领域的深入报道!

古诗元日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本次教学教师执教的是《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三首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内容浅显,生字不多。

本设计体现了单元主题与文本细读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诵读、想象吟诵、拓展阅读等过程,感悟诗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蚕、桑、昼、耘”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mp3音乐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忆江南的画面,播放音乐。教师朗诵《忆江南》。江南的风景令无数诗人折服,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页,我们一起学习古诗词三首。(板书古诗词三首)

2、想象一下,漫步在江南,你听到、看到、闻到些什么?(课件播放图片)

3、南宋时期,浙江有一位诗人翁卷把江南的田园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他的——乡村四月

4、了解诗人

出示诗人简介: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他喜欢田园生活,擅长写田园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配乐朗诵白居易的《忆江南》,并让学生配乐欣赏江南风景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创设出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检查字音,相机纠正。教师范读。

3、再读诗句,读准节奏。

4、学习生字:蚕、桑;了解多音字“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古诗,解决所有的障碍。)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美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读一读古诗,借助注释和插图,互相交流,理解一下诗的意思。

思考:乡村四月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景美人勤)

师生、生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进而,逐句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我认为古诗教学更应多读。所以,在此环节,我主要采用齐读、个别读、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方法。力争做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出感觉,读出魅力!)

四、回归整体,感悟诗情之美

1、教师总结,学生背诵古诗。

2、师生共唱本诗。

(设计意图当读诗到一定程...

查看详情>>
9

元日晚会主持稿精品5篇

晚会主持稿

我们不断思考一件事情,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确信度,而主持人则能为活动提供有趣的娱乐和引导。主持人的话语让观众时刻保持对活动的关注,而会议主持人的话语则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议气氛。今天我们为大家挑选了一篇有关“元日晚会主持稿”的文章,供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元日晚会主持稿(篇1)

主持人甲:尊敬的各位领导!

主持人乙:亲爱的各位来宾!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甲:又是一季雪飘过

主持人乙: 又是一年人增寿

主持人丙: 辞旧岁欢欣鼓舞庆胜利

主持人丁: 迎新春豪情满怀谱新篇

主持人甲:当辞旧的钟声在大地回荡,当喜庆的焰花在星空绽放, 一个崭新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

主持人乙:她乘着飞天的彩翼飘然而至,她寻着夸父追日的脚步款款而来。

主持人丙:此时此刻,霞光与彩翼共舞,鼓点与足音共鸣.美丽的星城长沙啊,今夜是如此美丽,xxx所有家人的心,早已驻满春天的芳华。

主持人丁: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节,我们首先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道一声

合:新年好!羊年大吉!

主持人甲: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主持人乙:开开心心

主持人丙:和和美美

主持人丁:红红火火

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主持人甲:红红火火过大年,欢欢喜喜迎新春。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经磨炼,共同成长,共创辉煌。

主持人乙:20xx年是创新的一年,全新骨健康馆和众多新品的重磅推出,企业文化的全新诠释、管理服务的全新改造,都标志着xxx人的进取与创新。

主持人丙:20xx年是难忘的一年,xxx实现了新的发展,探索出了全新的模式,创建了新的财富。

主持人丁:20xx年更是满载收获的一年,辛勤的双手培育了无尽的梦想,忙碌的脚步耕耘了无数的财富。

主持人甲:由xxx集团公司主办的 “打造非凡未来,共铸宏伟梦想”20xx年′xxx年会——精英晚会的现场。今晚在这里隆重举行。 主持人乙:希望我们的晚会能给大家带来节日的快乐和幸福! 主持人甲:我是今晚的主持人xxx

主持人乙:我是xxx

主持人丙:我是xxx

主持人丁:我是xxx,今天这台晚会,将由我们四人联手,共同来为大家主持。

主持人甲:光临今天晚会的领导和嘉宾有:xxxxx,xxxxxx,xxxxxx。

主持人乙: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丙:今天的xxx,汇聚了56个民族同胞的力量,今天的xxx,创造了中国大江南北共同的辉煌。凝聚了希望与梦想,我们选择了xxx,跨越了神州千万里,我们欢聚在xxx。下面请欣赏舞蹈《欢聚一堂》。

舞蹈《欢聚一堂》

女1: 各位xxx的家人们,刚才的舞蹈棒不棒?(观众:棒)再来一个要不要?(观众:要)。等明年年会大家再来看吧~(观众:笑) 男2: 那是必须的(东北腔),大家说对不对(观众:对)。好的,咱们的眼睛欣赏了动感的舞蹈,下面该我们的耳朵也享受享受了,请欣赏独唱《前门情思大碗茶》。

民族特色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女2: 再次用我们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演唱...

查看详情>>
10

元日古诗王安石翻译及赏析

元日古诗王安石翻译
元日古诗王安石赏析

从古至今,春节都是我国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无论是远方的游子,亦或是忙碌于家事的长辈,都要停下脚步来好好过节,与家人团聚,一起在鞭炮声中迎来崭新的一年。那么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春节又是什么样的场景呢?随好工具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元日古诗王安石翻译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原文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除,逝去。

4.屠苏:饮屠苏酒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元祐元年(1086年),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古诗拓展

一、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