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红军长征观后感(实用十一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11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征》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观看了部电影《长征》讲述的是在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艰难险阻和英雄事迹。
当我看到长征二字时,总会想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吟唱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剧中有这样个故事,在红军过草地时,没有吃、没有喝,约有几千红军将长眠于草地。位团长受伤了,必须要用担架抬出草地,于是,两名战士忍着饥渴和劳累,直抬着那位团长走在草地上,可是他俩还是有人倒下了,为了不再连累战士,团长以要喝水让另名战士去找水的借口,将身上能吃的东西和枪、穿的留下,自己陷入沼泽中死去,等那位战士也艰苦地爬回来时,他已无影无踪,只留下了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
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远足,在这个路途中,虽然我们走过了将近20公里的路但是对于长征这样的万里的`话我们也并算不了什么,他就在这20公里中,每个同学团结心,各自都不放弃。当有人累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同学帮忙家背包,尽管当时那个人有多累;当有人渴的时候,也会有人主动让出自己的水,尽管他知不知道他自己够不够喝;还有每个带队的老师,他们不辞辛苦地跟着我们,他们明明可以选择更好的交通方式,但却因为考虑我们的安全便徒步跟着我们起走,即使再累,他们也没有抱怨过,而是给我们做好了榜样。
在这20公里的行程中,虽不及长征的十万八千里。但这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长征精神,感受到每个人的团结互帮互助,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气馁,共同迎难而上。长征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我们应该好好继承这其中蕴含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一首七言律诗,带我走进了《长征》。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七律·长征》这篇课文后,老师让我们看电影《长征》,又一次让我感到震撼。
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在普通人眼中,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红军就完成了。红军战士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有着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气概。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也要像红军一样,将自己全部的力量奉献给祖国,即使微乎其微,但那也是力量,十四亿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很强大的力量。
在长征途中,有许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就是红军强渡大渡河和翻越大雪山了。
红军战士们过大渡...
查看详情>>与“红军长征观后感(实用十一篇)”相关的文章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集锦10篇)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困难是政党进步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接受真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长征的故事简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红军,这个天下无敌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拿到了一袋干粮,却因在过桥时照顾伤员,不慎把自己的干粮掉进了河中。为了不连累大家,让战友有足够的粮食吃,她就偷偷地吃野菜充饥,直到身体虚弱地不行了,被护士长发现,大家才知道她吃野菜的真相。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与红军小兰长征途中的困苦比起来,不知道要好上几百倍、几千倍,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像她那样为别人着想,为集体着想,宁可苦着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集体呢?
在家里,每天放学到家,爷爷奶奶总是备下好吃的,我是不是想到请他们也一起吃?是不是想到给辛苦工作还没有下班的爸爸妈妈留点?晚上爷爷奶奶睡觉了,我是不是想到脚步要很轻?
在学校,我们是不是认真听讲,以好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教育?看见同学早早地来打扫卫生很辛苦,是不是不往地上扔纸屑?是不是时时刻刻注意以“洁”“齐”“美”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班级争光,为美丽的校园出力?
我想了很多,明白如果心里装着别人、集体,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前几天,我在学校里读了一本名叫《长征的故事》的书。这本书里的所有故事,看完后都让我非常感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草地悲歌》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红军战士在过沼泽地的时候,不小心陷阱了沼泽地,而且越陷越深,一位老红军看见了,奋不顾身跳进了沼泽地营救小红军,最后小红军得救了,而老红军却再也出不来了;《倔强的小红军》是讲一位老战士给一位小战士吃的东西和给他马骑,小战士都不要,最后被饿死了;《雪山上的太阳》讲的是过雪山时一位女红军把自己的棉衣给一位小红军穿,最后自己却冻死了。
看了这些故事,我的心中很惭愧。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而且,我们不管和同学、朋友还是和家长,买来的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同学们在学校吃饭的时候,老师要检查同学吃得多少,有些同学吃不下了或嫌饭菜不好吃的时候,就偷偷的'把饭盒送出去,这多浪费啊!如果你再想想那些红军战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没有吃的,只能吃皮带、皮鞋之类的东西后你就不会再浪费食物了。
我们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还怎样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培养自己的教师和创造新中国的烈士们啊!我们还是这个国家的希望吗?假如这个国家连希望的光芒都看不见的话,这个国家迟早会灭亡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怕苦怕累,但我们在吃苦受累的时候,我们应想一想,那些为了给我们创造美好将来,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
查看详情>>与“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集锦10篇)”相关的文章
红军长征路线
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万里长征不仅考验了红军坚毅勇敢的精神,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品质。后来,长征精神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被后人弘扬和传颂,红军长征路线是怎样的?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红军长征路线和红军长征时间。
红军长征时间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的原因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内领导,以及敌强容我弱,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路线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共11个省。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一万六千里 。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级行政区,行程共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级行政区,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红军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陕甘苏区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意义
1、通过红军长征确立了毛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长征死了多少红军
长征中,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达422位,其中,包括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红25军政委吴焕先等8位军以上干部和80余位师以上干部。
4路红军属长征出发时,总人数共20.6万余人,途中补充兵力有据可查的为1.7万余人,到长征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