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言文 文字解析

石壕吏

发布时间:2023-11-21
1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带赏析

原文及翻译带赏析
石壕吏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鉴赏这首诗不仅需要理解原文的内容,还需要翻译的辅助来深度解读。通过赏析,我们可以探索杜甫如何通过诗意揭示层出不穷的现实语境,包括世道人情,人性的光明和暗黑,以及深深的道德鞭挞。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赏析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注释

1、暮:在傍晚。

2、投: 投宿。

3、吏: 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

查看详情>>
2

杜甫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石壕吏》,他在诗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爱国诗
杜甫的诗

李白和杜甫被誉为中国古代诗坛的“双子星”,如果说李白是一个喜欢仰望星空的诗仙,那么杜甫则是一个俯瞰大地的诗圣。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浓浓的忠君爱国思想。安史之乱后,他更是忧国忧民,从他那一首首抑扬顿挫的诗中,便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仁慈与爱国情怀,这首《石壕吏》便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公元755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安史之乱。大唐看似是一座坚如磐石的帝国大厦,顷刻间即将倒塌。

大唐曾经的繁华富庶,如今变得满目疮痍,皇帝唐玄宗带着后宫家眷往西南方向逃走,此时的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而官职卑微的杜甫便是难民中的一员。

乾元二年的一个春天,也就是759年,杜甫离开洛阳,赶往华州任所。一路走来,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无尽灾难,所经之处哀鸿遍野,这样的情景让杜甫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哀痛。

在一个傍晚,杜甫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户农家,深夜遇到了吏卒强行征兵,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便感慨地写下了这首《石壕吏》。

差役来的时候,家中老翁闻讯翻过墙逃走了,只有老妇一人出门应对。差役凶狠地叫喊着,而老妇则是一直哭泣,伤痛不已,杜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之后,老妇便向官兵哭诉道: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去邺城参军打仗了,其中的一个儿子给家中写了书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在战争中死去。活着的人也好不到哪去,勉强度日,而死去的人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三个儿子在外打仗,家中的情况也是艰难无比。老妇又接着说道: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你看,家里再也没有什么能打仗的人了,只有一个还在襁褓中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还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是身上的衣服全是补丁,没有一件完好的。无奈悲痛之余,老妇只得向官兵哭诉说:

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她可以连夜跟着差役回军营,到河阳去应征,或许还能为部队准备早餐。

此时,夜已经深了,说话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只隐隐约约地听到老妇时断时续哭泣的声音,老妇终究还是被差役带走去了前线。

杜甫将这一切听闻和见闻记录下来。

天亮后,杜甫欲离开石壕村,只得与回到家中的老翁告别。

征兵本是为了保家卫国,但是这样粗暴的征兵方式,却又极大地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从这方面看,杜甫不愧是人民的诗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