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年号

发布时间:2020-06-28 │
1

宋太祖赵匡胤年号怎么取的?宋太祖的故事你知道几个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年号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说与当时的君主柴荣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随着柴荣征战疆场,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对雄才大略的赵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与青睐,可以说柴荣在的时候让赵匡胤身居要职,公元959年柴荣病死,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做了皇帝。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听说契丹与北汉发兵南下要攻打周朝,当时执政的大臣范质等人慌忙派赵匡胤领兵前去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带领大军离开都城开封来到了距离开封二十里的陈桥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开始实行兵变计划。军中开始流传要立赵匡胤为皇帝的传言,正月初三,赵光义与亲信赵普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让将领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酒醉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拥立赵匡胤做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领兵回到开封,守城军队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于是将城门打开,迎接赵匡

查看详情>>
2

历史上最久的几个年号,康熙只能位居第二,第一令人吃惊

乾隆
年号
康熙

年号最早由西汉孝武天子刘彻始创,这是一种奇特的纪年方式。在帝制时代,年号对天子的专制统治有一定努力作用,所以年号制度一直沿用,直到清朝死亡。

所以说,年号可以看成是天子的专属产物,是天子至高无上的象征。就连袁世凯复辟帝制,也短暂使用年号制度,末代天子溥仪在日本培植下做了伪满洲国天子,仍然使用年号。

天子如果在位时间不是特别短,但凡遇到大事都市改年号,所以一个天子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而明清两朝天子基本只有一个年号,这就是“一世一元制”。

在世界历史上,年号不是中国独占,周边国家朝鲜、越南、日本等深受中国影响,也使用了年号制度。现在小编给世界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五个年号排名,使用了61年的康熙年号仅仅排到第二位,名列榜首的可能许多人都猜不到,因为不是中国年号。

第五名:嘉靖45年,明治45年

嘉靖是中国明朝第十一位天子世宗肃天子朱厚熜的年号,时间从公元1522年到公元1566年,合计45年。

明治是

查看详情>>
3

大清十三王朝的称呼从何而来?

大清十三王朝
大清改元
皇太极改年号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很长的系列电视剧叫《满清十三皇朝》,当时看完以后,查了词典后面的清朝皇帝列表,怎么查都是十二位皇帝,是这个电视剧演错了,还是算错了。大家是否也有疑惑呢?

先从这部电视剧谈起吧,这部电视剧得名民国时期燕北老人所著的《满清十三皇朝秘史》。这个秘史讲的是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故事,当然并不是正史,只是民间传说。之所以是十三皇朝是因为从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开始,到清宣统帝退位,共经历十三个年号。而我们明清两代基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一般不改元。清朝有十二位皇帝,出现十三个年号,实际上,是因为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形成了清朝皇帝中唯一一个皇帝两个年号的情况。

还有一种说法,说把清朝入关并建立大一统王朝做出最大贡献的多尔衮作为皇帝看待,变成了十三王朝,实际上这么说,是不能自圆其说的。皇帝就是正式即位才可以成为皇帝,其他情况下的实权人物,即使把皇帝当做傀儡

查看详情>>
4

原来年号都是随便取的?取年号的宗旨原来是创意?

年号怎么取
皇帝年号
皇帝年号是怎么取得

年号,汉武帝即位之后原创的一种形式。后来,形成传统,每一个当了皇帝的人,都会有那么几个年号。

有些以年号多著称,比如唐高宗,就有14个年号。有些却以年号奇葩著称,比如梁武帝萧衍,取起年号来就一个比一个放飞。

起年号,最重要的是创意。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有的只是露水皇帝,在位时间短的可怜,有的在位时间超长,长成一个老油条。但在取年号这件事上,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创意无限。

曹叡:青龙

青龙这个年号出自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之手。

至于为什么曹叡会想出这么中二的年号呢?是因为那一年,发生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据说公元233年,正月二十三的时候,摩陂的一口水井中出现了一条青龙。二月六日,明帝亲自到摩陂观龙,并改太和年号为青龙,改摩陂为龙陂。

《水经注》记载,白沟水南迳龙城西,城西北即摩陂也,魏太和七年有青龙见摩陂井中,魏主临观,纪元曰青龙,改摩陂为龙陂。

这件事看着感觉有点玄,但传得挺真的。

当时曹叡带着一

查看详情>>
5

各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区别在哪里?

各代皇帝
皇帝年号
皇帝庙号
皇帝谥号

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有什么区别?

人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清康熙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汉代开始又实行了。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庙号

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庙号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