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橝】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tándiàn

注音:ㄊㄢˊ,ㄉㄧㄢˋ

笔顺读写:横、竖、撇、点、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部首:
笔画数: 16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SSJH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6A5D
仓颉: DMWJ
郑码: FFKE
四角: 41946
异体字: 𣡣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架蚕箔的木柱。

2. 古通“覃”,长:“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3. 古书上说的一种橉类植物。

1. 屋檐。

2. 门闩。

橝【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韻會》徒含切《集韻》徒南切,𠀤音曇。屋梠前也。一曰蠶槌。《唐韻》木灰可染。《嚴忌·哀時命》擥瑤木之橝枝兮。《正字通》橉木別名。

《集韻》直稔切,音朕。

《唐韻》《韻會》《正韻》𠀤徒點切,音簟。義𠀤同。

《集韻》《類篇》𠀤徐心切,音尋。盾上竿。

说文解字

橝【卷六】【木部】

屋梠前也。从木覃聲。一曰蠶槌。徒含切

说文解字注

(橝)屋梠前也。梠與𩅸之閒曰橝。從木。𪉷聲。徒含切。古音在七部。一曰蠶槌。方言言蠶槌僃矣。獨無橝字。

橝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