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竲】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céngzēng

注音:ㄘㄥˊ,ㄗㄥ

笔顺读写:点、横、点、撇、提、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部首:
笔画数: 17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UULJ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7AF2
仓颉: YTCWA
郑码: SULK
四角: 08166
异体字: 𥫁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没有顶盖的楼台。

2. 高峻。

1. 古同“橧”,巢。

竲【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陵切,𠀤音嶒。高貌。

《廣韻》作騰切《集韻》咨騰切,𠀤音增。與橧同。《說文》北地高樓無屋者。《類篇》聚薪以居也。夏則居橧巢,或作竲。《韻會》窮高謂之竲。

说文解字

竲【卷十】【立部】

北地高樓無屋者。从立曾聲。七耕切文十九重二

说文解字注

(竲)北地高樓無屋者。北地郡也。高樓上不爲覆曰竲。禮運曰。夏則居曾巢。鄭曰。暑則聚薪柴居其上也。此竲之始也。禮運本又作竲。从立。曾聲。士耕切。按當依廣韵作滕疾陵二切。六部。

竲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