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粰】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

注音:ㄈㄨ,ㄈㄨˊ

笔顺读写:点、撇、横、竖、撇、点、撇、点、点、撇、横撇/横钩、竖钩、横

部首:
笔画数: 13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OEBG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7CB0
仓颉: FDBND
郑码: UFPY
四角: 92947
异体字: 𥼄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古同“稃”。

1. 馓子,一种面粉做的油炸食物。

粰【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房鳩切《集韻》《韻會》房尤切,𠀤音浮。《博雅》粰𥹷,饊也。《晉書·會稽王道子傳》士卒以給粰橡。

《篇海》一曰鬻也。《博雅》粰,饘也。

《集韻》芳無切,音敷。穀皮也。一曰秠,一粰二米。或作𥹃。《晉書·桓階傳》階爲趙郡太守時,俸盡食醬粰。上聞之,戲曰:卿家醬頗得不減耶。

说文解字

稃【卷七】【禾部】

𥢶也。从禾孚聲。𥹃,稃或从米付聲。芳無切

说文解字注

(稃)𥢶也。小徐本此篆與秠篆相屬。古本也。玉篇次苐正同。自淺人不知秠解而改竄之。乃又移易篆之次第矣。甫田箋曰。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古借孚爲稃。从禾。孚聲。芳無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