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现代]龙榆生

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居然秀色胜江南。
几多兴废事,

閒听野人谭。
雨过初消残暑,
时移分领馀甘。
帝都风物渐能谙。
快依名父子,

长忆苦茶庵。

百度百科

临江仙·中元前一日与周丰一北海纳凉译文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浓密的柳叶深处,蝉儿正在鸣叫,落日映照下的莲花颜色更加红艳夺目。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看着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满头白发的我回想起了江南水乡的春天。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带领着我看遍此处风景。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白,想寻找往事踪迹却只有一片迷离。

临江仙·中元前一日与周丰一北海纳凉注解

1
鸣蜩:鸣蝉。
2
酣:浓透。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池塘名,在汴京附近。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一作“流水”。
3
持:携带。

临江仙·中元前一日与周丰一北海纳凉赏析

第一首,“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这两句写所见景物,纯以名词巧妙组合,色彩对比鲜明。“绿”而曰“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鸣蜩,就是正在鸣叫的知了(蝉)。“柳叶”与“绿暗”之间加入“鸣蜩”,见于那些知了隐于浓绿之中,不见其形,只闻其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有声有色。“红”而曰“酣”,把荷花拟人化,令人联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脸庞儿泛起了红晕。“荷花”与“红酣”之间加入“落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表明那本来就十分娇艳的荷花,由于落日的斜照,更显得红颜似醉。第三句“三十六陂春水”补写池塘水,但写的不仅是眼中的水,更主要的是,还是回忆中的江南春水。最后一句“白头想见江南”,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故乡。三四两句有回环往复之妙。就是说,读完“白头想见江南”,还应该再读“三十六陂春水”。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却像江南春水那样明净,因而就联想到江南春水,含蓄地表现了抚今追昔、思念亲人的情感。

此诗前两句就“柳叶”“荷花”写夏景之美,用了“绿暗”“红酣”一类的字面,色彩十分浓艳美丽。这“红”与“绿”是对照的,因对照而“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景物更加动人。第四句的“白头”,与“绿暗”“红酣”的美景也是对照的,但这对照在“白头”人的心中却引起无限波澜,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全诗由真入幻,触景生情,语意简明而含蓄。

第二首,“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这两句回忆初游西太一宫的情景。三十年是概指,当年初游此地,他还幼小,父亲和哥哥王安仁牵着他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游到东。而岁月流逝,三十多年过去了,父亲早已去世,哥哥也不在身边,真是“向之所欢,皆成陈迹”。于是由初游回到重游,写出了下面两句:“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欲寻陈迹”,表现了对当年父兄同游之乐的无限眷恋。然而连“陈迹”都无从寻觅了。四句诗,从初游与重游的对照中表现了今昔变化——人事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个人心情的变化。言浅而意深,言有尽而情无极。比“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之类的写法表现了更多的内容。

这组诗的第一首是最受关注的,其色彩、意象、意味,俱不可及。但读者也不能忽略了第二首。这两首诗所写的是同一情事,是一个整体,它们是互相完成的关系,只有在整体上理解了这两首诗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一首。第一首是以兴象的方式来传达诗意的,既有意境,也有意味;第二首则不具备第一首的色彩、意象之美,它是以叙述的方式来传达诗意的,但却同样有很动人的意味。

作者简介

龙榆生
龙榆生[现代]

龙榆生(1902-1966年),本名龙沐勋,字榆生,号忍寒。江西万载县人。著名学者,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更多

龙榆生的诗(共551首诗)
  • 《满江红·一笑相逢》
    一笑相逢,头颅在、肝胆犹热。惭数载、涵濡雨露,寸心难说。曝背朝阳春煦妪,离群断雁风萧瑟。问眼中、青兕果何如,情殷切。迷途恨,尘许拭。再生感,香重爇。便新描眉样,总怜痴绝。一岁长吾勋业灿,三秋难喻光仪接。把虫吟、更为达天听
    查看译文
  • 《临江仙·歌社消沈逾廿载》
    歌社消沈逾廿载,凭谁为写欢声。工农鼓舞赴前程。夥颐新事物,撩拨旧心情。宝藏重重看发掘,相期撷取精英。雄词铸出活生生。依他勤体验,在我费经营。
    查看译文
  • 《浣溪沙·春晚偶有所触》
    老大徒伤未拂衣。攀条泫对绿杨堤。怎同樊榭住西溪。七不堪时聊自锻,四无人处与谁期。孤鸿缥缈系人思。
    查看译文
  • 《临江仙·况小宋乞书扇面》
    红杏枝头春意闹,谁钦小宋才名。不应盛世感浮生。薰风能解愠,皎日看敷荣。纨扇箧中原自好,宵深戏扑流萤。星河耿耿作秋明。炎蒸容易退,心迹喜双清。
    查看译文
  • 《临江仙·久不得冼玉清来问》
    过却清明风更雨,高楼谁共论文。木棉花发草初薰。雅歌宜自赏,短翼怅离群。独抱陈编消永昼,新篁看即干云。琅玕翠馆茗香馩。几时同把盏,清话到黄昏。
    查看译文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dce8b43ac9dce8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