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孟郊的一首五言诗,言浅意深,其中两句更令人拍案叫绝

诗歌创作贵在含蓄,所以诗人经常在文中采用比喻。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把本体特征比作喻体特征,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和借喻等等。比如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生动形象,令人过目难忘。

诗人们为了进一步渲染意境,有时还将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以扩展,称为曲喻。所谓曲喻,即以一端相似,推及到初不相似的他端。比如贾岛的“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诗人由鬓丝和蚕丝,推想到不相似的另一端,头上有鬓丝,却不能用其纺织冬衣。下面介绍孟郊的一首五言诗,言浅意深,其中两句更令人拍案叫绝。

长安羁旅行

唐代:孟郊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

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

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

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说起孟郊,大家必然会想起他的两首诗,一是《慈母吟》,一是《登科后》,均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孟郊的作品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这首五言诗是乐府杂题,表达了孟郊应试不第、羁旅长安的困顿之情,以及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不平之鸣。

前半首描写孟郊的日常生活,作者长期寓居长安,心情愁闷,经常长时间懒得梳头,而且每次梳完都首尘灰飞扬、蓬头垢面的一幅狼狈像。他节衣缩食,月余才喝几次酒,而且每顿都是粗茶淡饭。当春临大地、万物复苏,诗人却孤守寒舍,内心一片冰凉。诗人不由得感叹,“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可怜的诗人深感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后半首表达诗人极其失落的心情,不过丰富的生活经历,也可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心。”挺拔的大树上,成群的鸟儿恬静地立在上边;清澈的溪水中,不会有鱼儿躁动其中。一番摸爬滚打,诗人似乎懂得,明争暗斗的名利场,不是君子久留之地。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诗人于无奈中依然不失对美好的期盼。孟郊梦想着将来要柱着藤杖,跋涉于崇山峻岭、徜徉在青竹翠柏之中,采薇而食、隐居山林。结尾处诗人高歌,“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表现出一位落魄士大夫典型的出世态度。

纵观孟郊的这首古诗,巧中带朴,天然浑成。尤其是“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化用了孔子之孙孔伋的典故,他生活贫困,住在卫国时,曾三旬只吃上九顿饭,后世用作贫困缺食的典故。

同时诗人又采用了曲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穷困潦倒,一个月喝九次酒,每次吃饭都拿着旧酒瓶,而“瓶、贫”,同音不同字;“九、酒”,字音相同。读者由此可推想到作者生活一如既往的贫困,就像每次喝酒依旧拿着旧酒瓶。类似的例子还有李商隐的《天涯》,“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啼鸣和啼哭都是同一个鸣字,但莺啼若哭,哭而有泪,就让作者联想到,眼泪会淋湿最高枝上的那朵花。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爱好者仿佛也享用了一场饕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