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这世间很多事情细加揣摩,却总是无法理解,于是很多人就觉得非常奇怪。好比古人一直担心天会塌下来,如今看来不仅是笑话,而且寓意深刻。再比如,封建社会的很多士大夫一直担心世风日下,于是整天愁闷,其实历史的车轮从来都是滚滚向前。

五代也有一位才子,经常担心有杀身之祸,于是东躲西藏,后来在林中遇到一只秋莺,对它的行为也是难以理解。

秋莺

五代: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李煜,人称词帝,南唐中主李璟第6子,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太子李弘冀猜忌。

李煜为避祸,便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峰隐者,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这首诗就是李煜为逃避残酷的夺嗣,而决定隐居时所作。

诗人开篇发问,“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秋莺,就是秋天里的黄莺,它可能体弱衰老,与同伴走失,而滞留在北方,眼看寒冬就要来临,它却迟迟没有准备飞到南方的打算。

诗人既好奇又怜惜,不禁在心中问道,黄莺啊,你为何不知秋天的来临?还在那幽暗的树林穿行,独自游乐。

接下来诗人从视听两个方面描写黄莺,“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黄莺歌声婉转,感觉有人在身旁,敏感的秋莺赶紧展翅高飞,它深黄的身影,立刻就被淹没在苍茫迷离的秋色中。

“老舌”,指代老莺的鸣叫声;“深黄”,指代黄莺本身。作者倾听它的鸣叫声,却不知它在鸣叫什么。作者想与其沟通,但无法交流,黄莺无知音,自己也无知己。

看到这番情景,诗人不禁感叹,“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我们都很驽钝,才匆匆逃离红尘,来此幽静之处淹留,你明朗如笙的叫声,碎落回响在缑山之上。

鲁,即愚钝;缑,即位于河南的缑氏山,相传周灵王太子姬晋善吹笙,如凤凰之鸣,他曾长住缑氏山巅,等到其成仙后就飞升而去,从此世间不闻其笙。

尾联以景议事,暗点主旨,诗人再次悲叹,黄莺啊,不要再留在这儿了,早日归去吧,此时山间染露的繁华正冷,蓼花正愁。言下之意,你也和我境遇相同,为了避免被无辜伤害,我们都赶紧找个安稳之地。

诗人用白描手法,构造了一种哀伤凄迷的气氛,说明李煜对残酷宫廷斗争的惧怕、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担忧。

后主曾拒朝不行北宋,还对手下人说:“他日王师见讨,孤当躬擐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如其不获,乃聚宝自焚,终不作他国之鬼。”

可见他曾下决心与国同存亡,但等到真的国破家亡后,他并没有聚宝自焚,而是百般忍辱、苟活人世,作者以残莺自喻,正是非常恰当。

李煜避难山林,将鸟儿当成知音,这首诗咏物抒怀,词帝果然有才。这首诗是咏物抒怀的佳作,不仅寓意明确,贴切自然,而且很注意区别秋莺与春莺的不同之处。

暮春三月,群莺乱飞,充满了欢乐和生命力;而秋莺则是“尚独游”,“栖迟背世”,充满了暮气和忧伤。尾句借助鲜明的景物形象作结,更显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