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一个节日一个名字,这是正常。例如清明、冬至、春节。

一个节日两个名字,这是非常。一个节日两个名字有两个特例: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端阳节,又称端午节。

八月十五,虽然一个节日两个名字,但是很容易解释:八月十五,这一定名源于太阴历的月序与日序。月亮历即太阴历。太阴历一年分十二个月,第八个月的第十五日,就是八月十五。八月,属月序;十五,属日序。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为什么?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分三个月,三个月的月序命名为孟仲季。例如春季的三个月,分别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三季,以此类推。八月,秋三月中序列第二,所以称仲秋。八月十五,原本是仲秋节,民间称中秋节。

端午、端阳,一个节日为什么两个名字呢?在中原文化中,是难以找出答案的。

《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意思是:中原失传的文化,应该向四夷学习。“失官”者,狭义上失去了设置官员的依据,广义上失传了文化传统。中原失传了的文化可以在四周找回来。孔夫子时代,中原还有如此广大的胸怀。四夷之中,大有圣贤。舜,东夷人;文王,西夷人;这是《孟子·离娄下》的介绍。善于学习,善于向周边学习,是中原的优秀传统。沿着孔夫子的思路,可以在西南少数民族保留的天文历法中找到端午、端阳的合理解释。

端午、端阳,界定于两种天文历法:端午节,界定于北斗历;端阳节,界定于太阳历。

北斗斗柄,一直在做无限循环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过程中,斗柄有一个指向变化问题。斗柄指向变化在天上,春夏秋冬变化在地球上。《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鹖冠子》告诉后人,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可以确定四时。彝族文化解释,当斗柄指向正南方,即子午线的午位时,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斗柄循环,起始点在正北方,即子午线的子位。转折点在正南方,子午线的午位。端午之午,指的是子午线的午位。端午之端,指的是斗柄转折的端点。

端阳节,属于太阳历。太阳回归的前半年,北半球的气候一步步变暖变热。太阳回归的后半年,北半球的气候一步步变凉变寒。彝族十月太阳历中有“一年分两节,两节分阴阳”之说,非常合理地描述了由太阳回归而产生的寒暑变化。阴阳即寒暑,寒暑即阴阳,寒阴而暑阳。寒暑二气即阴阳二气的变化,有起始点有终结点。阳气的变化,起始点在冬至,终结点在夏至。端阳,本义指的是阳气之端。阳气的终结点,恰恰是阴气的起始点。阴阳二气的变化,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根本原因。

端午,是北斗斗柄循环的转折点;端阳,是太阳回归的转折点。两个名字,一个含义:这里是天文的转折点,这里是气候的转折点。

端午、端阳,真正的含义指的是夏至;但是,夏至节并不在五月初五;五月初五,是中华先贤选择了一个好记的日子。

端午、端阳节是因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节日吗?非也。纪念屈原,只是端午、端阳节的附加意义而非本义。因为太阳历、北斗历远远早于屈原。

“晚稻不能过立秋,过了立秋种也没收。”这是今天湖南还在延续的种植民谣。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属于太阳历。这句民谣告诉世人,没有太阳历就没有人工水稻。中华大地上12000年的人工水稻,发现于湖南道县。9000年的人工水稻,发现于洞庭湖岸边的临澧。7800年的人工水稻,发现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工水稻与太阳历,是相互印证的关系。人工水稻证明,太阳历远远早于屈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化,是从时间之时开始。中华大地上的人文,是从精确的时间单位、循环的时间系统开始。过节的时候,是否应该理解节日背后的天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