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到底如何?

一段时空,一个人物,亦是一种情愫,涌上心头,只有心知。无论是对遥远时空历史人物的追思,还是对现实里亲人、朋友、情人的思念,最完美的状态莫过于懂得。

司马迁是懂项羽的,他写出了项羽宁折不弯的阳刚之气,也写出了末日项羽在爱人面前款款深情,太史公写出了人性。

刘季较之项羽,实流氓与贵族之争,流氓无赖,贵族尚义,结果注定悲戚。然后世以成王败寇粉饰之,自此贵族精神不立,流氓之道盛行于斯两千年。一切的强取豪夺,皆一句成王败寇盖棺定论!

今之人,与被发左衽者何异?呜呼,曾记否?毋忘在莒!项羽的爱真挚,所以虞姬才以命相殉;项羽的义慷慨,所以他宁死不回江东;项羽的人是坦荡的,纯纯净净,不参杂任何利益的微尘。项羽失天下的时候所心疼的不仅仅是女人和宝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战死疆场的八千江东子弟。

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

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

《史记.项羽本纪》篇末有《项羽本纪赞》,司马迁对项羽一生的是非功过进行了总结,后人援引最多的是以下几句:“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上述评价重点提到项羽性格中自负的一面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然而我们从《项羽之死》以及《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描写中,看到的是-个具有 鲜明性格特征的项羽, 他刚愎自用又多情重 义、勇猛无敌又仁善质朴。为什么太史公的评价和我们心中的项羽形象会有差距呢?

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云:“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太史公一生主见。文虽抑扬相半,然意思但是惜其不悟,非罪羽也。看其名日本纪,冠于汉首,视羽为何许人哉!”过珙的这几句话点明了其中的奥妙。

在司马迁的心目中,项羽虽然失败了,仍旧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把项羽的性格弱点和英雄气概都一一写出, 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而史家的断语必须不虚美、不隐恶,站在历史的角度给予客观的评价,所以我们看到了“自矜功伐”之类的否定性评价,其中包含着太史公的痛惜之情。

总之,司马迁在塑造项羽的时候是站在丰富的人性的角度,在给他下断语的时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所以读者的感受和司马迁的评价会产生差异。

对于项羽该不该过江?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兵家胜败本来就难以预料,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在江东子弟的扶持下,卷土重来都是有可能的,那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

这种观点背后的英雄观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李清照认为项羽不应该过江东。这位经历宋室南迁的女词人,非常痛恨宋王朝一味软弱退让,为了折求和丧失气节的行为。

所以思及千年以前的项羽,尤其推崇其不肯过江、知耻重义的男儿气节。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方王安石认为项羽没有必要过江东。项羽中原一败,已经丧失了元气,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这是客观事实;即使过了江东,江东子弟还会不会再追随他,这也很难说。

正如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杜牧《题乌江亭》时所云:“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

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既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