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了解刘邦的人都知道,刘邦在开国之后,就开始诛杀对自己江山有威胁的功臣们,大部分的功臣都没有幸免遇难,只留下了极少的部分,其中就有我们知道的张良。为何刘邦在开国之后杀尽了功臣,却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呢?

刘邦杀的那些人非常的明显,几乎都是诸侯王。例如:韩信是楚王、英布是九江王、彭越是梁王等,这些人对于刘邦的王位来说就是非常大的威胁。他们的手中都握有兵权和财权,完全就是新的割据实力,是刘邦主要想铲除掉的。

而这些异姓王本就是刘邦在无奈的情况之下所选择的,主要的原因不过就是为了安抚人心罢了。但是他们在刘邦的心中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刘邦想要永除后患,与其说他们是忠臣,还不如说是想要刘邦平起平坐的一帮人。

至于刘邦为什么没有杀张良,其实道理也非常的简单,因为张良和韩信不同,韩信是一位武将,如果手中握有重权的话,难免他不会造反。而张良就不一样,张良是一位出谋划策的文臣,对于刘邦是完全没有必要除去的。还有就是张良不求功名利禄的人,因张良本就出身于富贵的人家,金钱和权利对于她来说是没有任何的诱惑力的。

他为刘邦所做的一切不过就是为了能够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以及为了帮助韩国报仇而已。竟然已经灭了秦国,自己也报仇了,于是便选择了功成身退。其中要知道张良还有一个靠山就是吕雉,吕雉在刘邦最落魄的时候陪在身边的还是吕雉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戚夫人,但是后来戚夫人竟然依靠刘邦的恩爱想要和刘邦的原配吕雉进行对峙。

吕雉这个时候当然要想办法保住自己和太子刘盈的位置,于是她觉得能够与刘邦抗衡的就只有拉拢大臣了。于是经过张良献计保住了自己的儿子的地位,吕雉就冲这这一点也一定会保张良的周全,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动张良的话,应该是不可能的。

后来刘邦封一个小县城给他,问他又是有什么问题吗?在外人看来,张良是帮助刘邦打下江山的大功臣,可谓是功不可没,怎么就得到了怎么点的赏赐呢?于是张良称自己的身体不太舒服,就避免谈论这个话题。

后来的张良就留守在了县城,很少的参加朝廷事宜的讨论,哪怕刘邦多次的召见,最后都是以生病的理由推辞了。

要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张良是明白的,跟在刘邦的身边怎么久了,也应该知道刘邦是一个可通同贫困不可共富贵的人,如果自己锋芒过露的话,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还不如隐忍的过着生活。正因为他知道“功遂身退的”天道,所以刘邦对他非常放心,最后才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