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除了本身的纪念意义之外,端午自古就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百舸争流、龙舟竞渡,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因为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也让人们对端午的传统民俗有了更多认识,粽子又吃起来了,门口的艾草也挂起来了。如果觉得仅有这些还不够,那就走出家门,来一场端午民俗之旅,体验各地不同风格的民俗风情,从中感受传统的魅力。

苏州端午习俗

苏州的端午节有与众不同的过法。阊门外的百花洲广场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祭拜对象伍子胥,游客可以欣赏到江南民间艺人用草编的龙舟,听苏州阿婆用吴语叫卖粽子。苏州人还习惯在孩子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除了粽子之外,苏州的众多餐厅在端午节都会供应“五黄”——黄酒、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这也是江南端午的独特风俗。古人有关端午节的诗词不提屈原的实在罕见,因为通常概念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不同在于非祭祀屈原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公祭活动已成为苏州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端午之于苏州不仅仅是传统的民间岁时节庆,更是一种同苏州古城同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吴地有一个名百越的部族,龙就是他们的图腾。他们自比为龙的后代。每年端午不仅舟楫竞渡,取悦蛟龙,还把各种食物装入竹筒,裹以树叶,投入水中,与龙共食。纪念龙神就成了苏州端午节的最初由来,而这也是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鼓声激越,人声鼎沸,百姓群聚河边,争看水上健儿划龙舟夺锦标。

后来,苏州端午节便增加了祭祀与孙武并称文武二将的伍员——伍子胥这位帮吴王建造苏州古城的功臣的内容。伍子胥的故事家喻户晓,他被夫差赐死,悬目于城门,尸首被装入牛皮袋,投入河中,所谓“死无葬身之地”,是日正是五月初五,端午。于是,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从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吴地端午的重要内容。伍氏后人都会在端午聚集苏州,祭祀仪式后,伍子胥后人和百姓争相往河中抛扔粽子,放生泥鳅和河蚌,场面蔚为壮观。

伍子胥死后的206年,也是端午节,楚地汨罗江畔的屈原抱石投江,无论巧合还是刻意,人们也以相同的方式祭祀着这位伟大的诗人。

至于端午的其它习俗,全国大同小异。端午食粽,粽子已成为端午代表性食物,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嘉兴。而嘉兴恰恰是2500年前的吴越边境。其实苏州地产粽子也着实让人开眼,就其外形而言有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元宝粽、子母棕、糕粽(包有各色年糕)和笔粽(寓意必中状元)等,琳琅满目;至于粽子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另外,就是门悬菖蒲、苦艾,口饮雄黄酒辟邪,挂香囊,烧五毒驱毒。可用红纸剪成的葫芦、蛇虫、蝎子、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的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严然就是民间剪纸艺术,哪舍得当毒物去驱除撕毁焚烧。

护城河里已泛起了活灵活现的龙舟,苏城上空也响起了备战龙舟竞渡的选手们伴随着威猛鼓点的响亮而整齐的号子声,商铺中琳琅满目的各式粽子无不透着节庆的气氛。此情此景正如儿歌所述: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