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今天小编要讲讲成语暗度陈仓的故事,这个计谋到底怎么用?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兵法里流传非常广,非常有名的一句话,也就是对这句话的误解,把许多人对战争的理解的给带偏了。

很多人以为“以正合,以奇胜”要表达的是“出奇制胜”,都说古人都说了,打战需要取巧才能获胜。 那么平时也不需要好好学习了,只需要考试的时候取点巧就可以了;投资也不需要扎扎实实做分析了,只需要削尖脑袋打听点消息就可以了。你们都错了,“以正合,以奇胜”里的“奇”,读音是“奇数”的“奇”,所以它不是奇兵的意思,更不是说战争要靠奇奇怪怪的花招才能赢。这里的“奇”,指的是预备队,指的是你把前线部队顶住压力与敌人死扛之后,你手里还有多少机动兵力,可以随机应变、抓住稍纵即逝的胜机的后备力量。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计是“暗度陈仓“,许多人觉得这一计就是在取巧,其实它并不是奇诡之计。在暗度陈仓这一记的释义中,明明白白写着:“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度陈仓。”

知道伟大的大亚历山大大帝东吗?他的东征之旅中最强大的对手就是波斯人大流士三世。高加米拉决战,在幼发拉底河岸边宽阔的平原上,英勇的四万马其顿士兵结成最紧密的方阵,顶住二十多万波斯士兵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任你圆月弯刀,来去如电,我只管脚踏大地,无畏不惧。这就是“以正合”。

在伟大的滑铁卢战役里,最强的军团英国燧发枪团,他们的基本功不是别的,都是下蹲、半蹲和上半身力量。结密集阵时两个大队V字背靠背布置,全体上刺刀,明晃晃刀丛面向著名的法国胸甲骑兵。法皇拿破仑最英挺骁勇的骑兵鲜有活过四十的,多半要归功于这些约克郡应征而来的扶犁铧的英国孩子。稳住了,一步不退就是胜利。这也是“以正合”。

按照同样的道理,刘邦如果想要从他的川蜀率兵进军关中,在天府之国的休养生息就是“以正合”,带着一万士兵,数万民夫,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在群山中叮叮咚咚修栈道就是“以正合”。修栈道就是真修,修到忘乎所以,修到章邯紧张得一刻不敢离开。直到陈仓登陆的步兵脚步,安稳地迈上了关中的大地。

在下一句中的“以奇胜”是想要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兵力去攻打一个地方,要留下预备队,分散战争的风险。压上所有部队的将领容易“一路溃而全军溃”,而留下预备部队的统帅则有机会暗度陈仓。

波斯帝国的君王大流士三世就是以为喜欢把筹码压在一个地方的领袖,他太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了,他想在巴比伦城外彻底碾压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而亚历山大大帝的五千亲卫队,无论波斯人如何猛攻始终岿然不动,直到时机出现,波斯人的指挥出现了一个小错误,大军的侧翼失去了保护,五千人的预备队便完成了致胜的突击,中东地区尽归亚历山大之手。

我们熟悉的拿破仑原来他也并不是这么激进的将领,但是因为燧发枪团的农民孩子实在是太顽强了,一次又一次消磨着他的耐心。他在不知不觉中将所有的预备队都投了进去,正面战场仍然胶着打不开局面。这个时候反法联军里最慢吞吞的普鲁士人终于赶到了战场,给了底牌尽出的拿破仑最后一击。

大秦朝最后一位很出色的将领章邯,他有一个很明显也很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太紧张了,在巨鹿之战输给项羽便是如此,在关中败给刘邦也是如此。如果他不那么紧张,留下一点机动的兵力,韩信的小船不一定就有机会靠上陈仓的渡口。但我想,就算韩信无法在陈仓登陆,以他的战争素养,他一定还留下了下一支预备队。

以上的几个故事明确的说了,暗度陈仓并不是偷袭,而是讲究分兵,讲的是把握时机。保留预备队,将战争风险分散开来,同时在合适的时机下,用预备队“暗度陈仓”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小编教你如何掌握暗度陈仓的计谋,那就是正面战线要稳,核心投资不宜太过分散,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要保留预备队,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寻求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