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对诋毁、迫害你的死敌,你会用怎样的文字表达心境?

如果是刘禹锡,两首“桃花”诗展现真性情,“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种桃道士归何处,昔日刘郎今又来”,直接抨击政敌,泼辣犀利。一代名相张九龄遭谗贬谪,诗中提及政敌,却是另一翻光景,张老先生的敦厚个性展露无遗。这就是《感遇十二首(其四)》。

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 ·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罢相后,写下了《感遇》诗十二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第一首“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和第七首“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相形而下,这首诗少为人知,据推测,唐玄宗二十四年,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吐露心境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来看看这首诗的诗句赏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开篇就揭示身世时局。“孤鸿”是诗人自喻,离群索居的孤鸿从浩瀚大海而来,看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却不敢回顾。试想他飞越过大海波涛,还有什么风浪没有见过,怎么会畏惧区区护城河水呢?

诗人制造出这种反差,显示出自然界的惊涛骇浪,远不及人世间的暗潮汹涌。孤鸿的“不敢”衬托出人心险恶、政治黑暗。还有一种分析说,诗人经历了海上太多风浪,警觉极高,他已经敏锐预测到,护城河水的平静只是眼前的假象,不知名的烈火迟早要燃烧起来。

“双翠鸟”指代张九龄的政敌李林甫、牛仙客。诗人看他们不是直视,而是“侧见”,可见这两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他们窃取高位,就像一对披着翠色羽毛的鸟儿,高高筑巢在神话中珍贵的三珠树上。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诗人以孤鸿的口吻向政敌发出警醒,你们闪光的羽毛这么显眼,难道就不怕成为猎人金弹丸的捕杀对象吗?这让我们想到三国时期李康的一句哲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只是,李康讲述的是,优秀的人会遭来嫉妒和非议,李林甫无才无德,靠口蜜腹剑上位,岂不是更加岌岌可危?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是诗人对政敌的忠告,才华和锋芒外露,就怕别人将你作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心生厌恶。这里“高明”暗用汉扬雄《解嘲》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化典于无形之中,浑然天成,巧妙至极。不学无术的李林甫肯定是无法领会的。

忠告政敌的这两句话,第一句道出担忧之心,第二句说出处世真谛。虽然讲话对象是死对头,言辞依旧温和,没有愤怒,也没有幸灾乐祸,彰显了张九龄敦厚仁者的胸襟。

最后诗人是什么态度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他不重返大海,也不流连“池潢”,只是没于寥廓的长空之中,猎人那么渴望猎取我,又能在何处猎取呢?大有王维受挫后,“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况味,耐人深思。

和张九龄《望月怀远》、《感遇十二首(其一)》、《感遇十二首(其七)》等诗作相比,这首诗并不那么有名,但是这首诗的思想内涵是不容忽视的。说理议论的形式,独树一帜,赋予哲理和思考,展现了一代名相待人处世的胸襟,以及洞察人情的智慧,让人敬佩,引人警醒。

哪句哲理诗曾经打动了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