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巴黎油画记文言文_观巴黎油画记文言文翻译、注释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无名氏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1游巴黎蜡人馆2。见所制蜡人,悉3仿4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5,无不毕肖6。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7,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8,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9叹其技之奇妙。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10油画,盍11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12乎?”其法13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人在室中,极目14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杂遝15;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16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17,烟焰迷漫18;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19楼,或黔其庐20,或赭其垣21。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22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23;俯视地,则绿草如茵24,川原25无际26。几27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迨28以手扪29之,其实则壁也,画也,皆幻也。余闻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译者曰:“所以昭炯戒30,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意深长矣。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31,而其事信32而有征33。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斯二者盖皆有之。

观巴黎油画记注释

1。余:我。
2。蜡人馆:蜡塑人像展览馆。
3。悉:全,尽
4。仿:仿照。
5。丰瘠:胖与瘦。
6。毕肖:完全相像。
7。杂流:指各行各业的人。
8。博:局戏,奕棋一类的游戏。
9。亟:屡次,多次。
10。逾:超过。
11。盍:兼词,何不。
12。《普法交战图》:巴黎油画院著名作品。普法战争指1870年发生的普鲁士和法国的战争。这次战争法国大败,法帝拿破仑三世被俘。次年,法临时政府投降,割地赔款。
13。法:布置方法。
14。极目:放眼。
15。杂遝:纷乱的样子。
16。搴:举,拔取。
17。迸裂:四处喷射。
18。迷漫:同弥漫。
19。危:斜塌。
20。庐:屋子。
21。垣:围墙。
22。偃仰僵仆:仰面躺下、僵硬伏倒。
23。掩映:映照。
24。茵:垫席,毯子。
25。川原:河流和原野。
26。际:交会之处。
27。几:几乎。
28。迨:等到。
29。扪:触摸。
30。昭炯戒:以明白的警戒昭示大众。昭:昭示;炯:明显;戒:警戒。
31。陈迹:过去的事迹。
32。信:真实。
33。征:证据。
白话

观巴黎油画记译文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看到所塑造的蜡人,全都仿照活人的样子,那形体神态、头发肤色、高矮胖瘦,没有不完全相像的。从达官贵族以至工艺家和各行各业的人,凡是有名气的,每每在馆里留下蜡像。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弯着腰,有的笑,有的哭,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博戏,猛然一看,没有不惊叹象是活人似的。我再三赞叹制作蜡人技术的奇妙。翻译人员说:“西方人绝妙的技艺,尤其没有超过油画的,您何不马上到油画院去,看一下普法交战图呢?”
那幅画的展出方法是在一间又大又圆的房屋里,把巨大的画幅悬挂在四面墙壁上,从屋顶上放光线进入室内。人在房屋里,放眼四望,就可以看见城堡、山冈、溪流、树林,密集地分布排列着,敌我两军的人马纷乱拥挤:驱马奔驰的,卧倒在地的,逃跑的,追击的,开枪的,点炮的,拔大旗的,拉炮车的,连续不断。每当一颗巨大的炮弹落地,就立刻火光迸射,烟火弥漫;那些遭到炮击的地方,就见断壁破楼,有的熏黑了房屋,有的烧红了围墙。而士兵们折臂断腿,血流成河染红了地面,仰着趴着的死伤士兵,实在叫人不忍心看。抬头看看天空,明亮的月亮斜挂,云彩衬托着;低头看看地面,绿草就象地毯,广阔的平野一望无际。几乎自己怀疑身外就是战场,而忘记自己是在一间屋子里似的。等到用手去摸摸它,才知道那原是墙壁、是油画,都是画出来的。
我听说法国人好胜,为什么自己偏要画打败仗的情景,叫人看了这样丧气?翻译人员说:“这是用来昭示明白的鉴戒,激发群众的义愤,图谋报复啊。”这样说来它的意义就很深远了。
普鲁士王国和法国的战争,到现在虽然已成为过去的事,而那一事件是确凿而有根据的。然而这幅油画果然是真的呢,还是假的?是虚构的画符合于真实的事呢?还是真实的事与虚构的画相同呢?这两种情况大概是都存在的。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wenyanwen_view_9b9f8843ac9b9f8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