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百度百科

长相思·山一程译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山一程注解

1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3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5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8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山一程赏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更”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王国维曾评:“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更多

纳兰性德的诗(共377首诗)
  •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查看译文
  •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查看译文
  •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查看译文
  •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查看译文
  • 《浣溪沙》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查看译文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4ad743ac9a4ad7/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