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汪广洋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江烟雨杏花寒。

百度百科

苏溪亭译文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苏溪亭注解

1
苏溪亭:在现在的浙江义乌市。
2
漫漫:无边无际。
3
十二阑:乐府古曲中有阑干十二曲。
4
燕子不归:远方未归的游子。
5
汀:水边平地。

苏溪亭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作者简介

汪广洋
汪广洋[明代]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更多

汪广洋的诗(共116首诗)
  • 《登南海驿楼》
    海气空蒙日夜浮,山城才雨便成秋。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查看译文
  • 《画虎》
    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查看译文
  • 《望嘉祥山》
    放溜数百里,悠然才见山。凉风吹雨过,好鸟背人还。河水翻银浪,冈峦拥翠鬟。不知幽谷底,能得几家闲。
    查看译文
  • 《壮游奉简诸阁老》
    壮游吴楚外,扬舲溯天风。名山浮紫翠,大江走蛟龙。历览思超越,毛骨生冰雪。脱巾漉清湍,举手弄明月。明月悬青铜,古人难再逢。牛渚委陈迹,蛾眉敛愁容。九华舞傞傞,窥见沧溟底。小孤立亭亭,徘徊女萝里。流宕鄱湖湄,峦峰愈出奇。幽深
    查看译文
  • 《远游陪师西征》
    朝发庾公楼,夕扣滕王阁。长歌奋激烈,清风荡寥廓。张帆江水秋,伐鼓关月落。予亦将远游,明当造黄鹤。
    查看译文

古诗大全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39f1043ac939f10/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