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习组词>

习组词,习字组词,习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习组词

反馈

    习怎么组词?一年级习字组词有那些?

    习组词语共219个,其中习开头的词语89个,习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30个。

    习字组词: 习惯、 习作、 习俗、 习题、 习兵、 习肄、 习安、 见习生、 练习生、 练习曲、 实习生、 讲习所、 补习热、 练习题、 温习、 串习、 自习、 学习、 谙习、 预习、 故习、 ... 这些习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习字开头的组词

1、习惯:(1)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

2、习作:(1)进行写作的练习 (2)为练习做的作业

3、习俗:(1)风俗习惯

4、习题:(1)用作教学练习用的题目

5、习兵:(1)操练军队 (2)熟悉军事

6、习肄:犹练习。

7、习安:谓习惯于安定。

8、习家:1.见"习家池"。

9、习武:练习武事;练习武艺。

10、习知:熟知。

11、习心:理学家指通过耳闻目见所得的意念,与良知良能有别。

12、习艺:(1)向别人学习手艺、技术

13、习飏:习扬,飘扬。

14、习坎:《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 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15、习乡:1.行乡饮酒礼。

16、习睹:犹习见。

17、习狃:1.熟稔,有经验。

18、习闻:1.常闻。

19、习故:1.指亲近的人和故旧。2.谓因袭成规。

20、习靖:1.见"习静"。

21、习闲:1.犹闲汉。

22、习练:1.练习;训练。2.熟悉。

23、习仪:演习礼仪。

24、习察: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25、习态:犹故态。

26、习近:犹接近。

27、习读:学习诵读。语出《公羊传.定公元年》:"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何休注:"读谓经,传谓训诂。"

28、习贯:(1)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

29、习战:练习作战。

30、习陈:演习战阵之事。陈,通"阵"。

31、习染:(1)沾上不好的习惯 (2)恶习,不好的习惯

32、习气:(1)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33、习尚:(1)习俗

34、习稔:熟悉。

35、习工:1.熟练的工匠。

36、习吉:谓再卜重得吉兆。

37、习服:1.犹顺服。2.犹言经常从事。

38、习诵:学习诵读。

39、习弊:1.犹通病,老毛病。

40、习事:1.谓熟谙事理。

41、习习:频频飞动貌。微风和煦貌。清雅和谐貌。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象声词。盛多貌。

42、习常:1.经常。2.因顺常道。3.沿袭旧章;遵循常规。

43、习洽:1.亲近融洽。

44、习善:熟练工整。

45、习缘:1.犹宿缘。

46、习容:谓练习举止,整饬仪表。

47、习勒:1.谓严格训练。2.部署,部勒。

48、习教:犹训练。

49、习辞:谓能言善辩,长于辞令。

50、习业:1.攻习学业,钻研学问。2.学习职业。

51、习乱:犹常乱。

52、习隐:1.《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后因以"习隐"谓习学隐遁,有超然物外,忘情一切之意。

53、习用:(1)常用,习惯这样用

54、习静:1.亦作"习靖"。。2.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

55、习见:(1)常见

56、习风:和风。语本《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习惯风俗。

57、习士:熟悉法制的人。《管子.任法》:"故圣君置仪设法而固守之,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尹知章注:"习士,谓习法之士。"一说,谓俗士。

58、习玩:1.研习玩索。2.因习见而不加注意。

59、习水:谓熟习水性。

60、习套:犹旧套,老套。

61、习识:1.谓逐渐形成而难以改变的认识。2.熟知。

62、习亲:亲近。

63、习定:谓养静以止息妄念。

64、习慢:轻忽怠慢。

65、习池:古迹名。一名高阳池。在湖北襄阳岘山南。《晋书.山简传》:"简镇襄阳,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后多借指园池名胜。

66、习导:指平日所受的教导。

67、习课:1.谓按时进行学习考核。

68、习传:学习和传承。

69、习性:(1)由于长期习惯于某种条件而形成的特性

70、习熟:1.犹熟悉,熟知。2.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71、习扬:1.飞扬,飘扬。

72、习学:犹学习。

73、习养:素养。

74、习行:常行。

75、习复:复习。

76、习戎:练习武事。

77、习字:(1)进行写字练习

78、习狎:犹言亲近,熟悉。

79、习礼:学习礼仪。

80、习覩:犹习见。

81、习好:长期养成的嗜好。

82、习流:水师。

83、习得:指学习和掌握,因学习、练习而掌握。近义词:获得

84、习惯法:社会习惯风尚经国家确认,具有法律效力,但无条文规定的,称“习惯法”。

85、习字帖:(1)从前初级小学用的包括书法范例的书写本(如以格言或箴言为形式),供学习者模仿

86、习家池:古迹名。一名高阳池。在湖北襄阳岘山南。《晋书.山简传》:"简镇襄阳,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后多借指园池名胜。

87、习相远: 习: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

88、习惯性: 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养成了一种习惯,也称作习惯性行为。

89、习惯树: 美国学校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所绘制的The7HabitsTree海报,是用一棵大树来形象地比喻孩子一生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习字中间的组词

1、见习生:(1)指接受考验的新手,在测验期间看他表现如何以便决定使用和安排什么工作 (2)在商业或其他职业中的低级职员,其主要任务是学习

2、练习生:旧时银行、公司、商店等单位中雇用的类似学徒的低级职工。

3、练习曲:锻炼乐器演奏技术的乐曲。通常包含一种或几种特定技术课题。十七世纪末意大利的“托卡塔”即为练习曲的一种。大量练习曲(尤其是钢琴练习曲)的出现和应用始于十九世纪初。后又有可供艺术表演的练习曲,常称音乐会练习曲,如肖邦、李斯特所作的练习曲。

4、实习生:(1)受训学员,一个受训练准备参加一种工作的人 (2)某一专业(如师范)的高年级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实际工作经验

5、讲习所:1.讲议学习之所。今亦指为传授某一专业知识而设立的短期速成学习机构。

6、补习热: 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的补习教育已成为非常庞大的产业,它与正规教育体系相伴而生,被称为正规教育的“影子”体系。

7、练习题: 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

8、练习簿: 是中学生和小学生笔记簿和家课的簿,由学校按科目和程度印制的封面通常附有校徽和学校名称,又称校簿,有时为了区别会把商店内公开出售的练习簿称为街簿。练习簿封面上有填写姓名、班级、班号或学号、科目、教师姓名等资料的字段,有些封面背后则有表格,用作记录每次习作的日期、内容、积分等,家长可能需要在该表上签名以知悉子女的学业成绩。一种习性的练习用具。

9、実习町: 简介実习町是位于福岛县石川郡辖下的一个城镇。

10、学习者: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和主体。

11、新习乡: 新习镇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西南部,东与濮阳县城关镇接壤,西与安阳市内黄县毗邻,南与安阳市滑县相临,东南与子岸乡相连,全乡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下辖47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12、道德习惯: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害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不良的道德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

13、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

14、春风习习:微风和煦的样子。

15、行为习惯:1.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2.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3.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4.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16、凉风习习:凉风不停。

17、官僚习气: 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作风。

18、旧习毕露: 以前的坏习惯都显露出来了。

19、学习共勉:一同学习,相互勉励。

20、温习功课:学生的课业。

21、体育习俗:顾名思义,就是体育的习惯与风俗的意思。

22、实习意向: 想要实习的方向,在工作前的想法,把学到的东西或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提高工作能力的意思。

23、学习支架:学习支架就是指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学说中的脚手架。

24、练习曲线:练习曲线(practicecurves),有时又称学习曲线(learningcurves),人们为了知道学习进程中的现象和进步的快慢的详情,作为以后努力的指针,应用统计图的方法作一条线,把它表示出来。

25、学习资源: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26、学习感想: 学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提高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27、学习技巧:应用在学习上的方法和途经

28、补习学校:(1)专为学生补习知识开设的学校

29、交易习惯: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

30、本善习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



习字结尾的组词

1、温习:(1)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

2、串习:习惯。

3、自习:(1)自己温习或复习

4、学习:(1)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5、谙习:熟习。

6、预习:(1)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

7、故习:旧习:一洗~。

8、复习:(1)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巩固

9、恶习:(1)不良的习惯,多指赌博、吸毒等

10、陋习:(1)不好的习惯

11、敝习:坏风气。

12、弊习:坏习气。

13、扰习:犹言习以为常。

14、仿习:模仿学习。

15、贯习:熟练;熟悉。 熟习。

16、明习:明了熟习。

17、滑习:1.非常熟悉﹑熟练。2.谓狡猾成习。3.浮滑的习性。

18、气习:1.风气和习俗。2.气质;习性。3.指诗文风格。

19、传习:(1)传授与学习

20、熏习:熏陶染习。

21、阅习:1.训练演习。

22、按习:演习。

23、近习:亲近。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

24、讽习:1.讽诵学习。

25、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26、摹习:1.仿效;学习。

27、颓习:颓败的风习。

28、练习:(1)习题或作业(如一篇作文)

29、声习:犹言风气习俗。

30、安习:习惯于;习惯。

31、崇习:犹崇尚。

32、矔习:互相熟悉。

33、靡习:1.指浮靡的文风。

34、慕习:仰慕仿效。

35、熟习:(1)掌握熟练 (2)了解得很深刻

36、暴习:很快熟习。

37、宠习:1.宠爱亲近。

38、诵习:(1)诵读而熟习,也指诵读复习

39、爱习:1.亲近熟习。2.指亲近熟悉的人。3.乐于学习。

40、霸习:称王称霸的风气习尚。

41、耽习:专心学习。

42、结习:1.佛教称烦恼。2.多指积久难除之习惯。

43、实习:(1)把学到的东西或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提高工作能力

44、研习:(1)研究学习

45、行习:行为习惯。

46、洞习:通晓熟悉。

47、惯习:(1)习惯

48、癖习:(1)癖好和习惯;癖性

49、嬖习:君主宠幸亲近的小人。

50、风习:风俗习惯。

51、柔习:温顺驯服。

52、素习:(1)一直就有的习惯 (2)平时就熟习

53、讨习:1.讲论研习。

54、常习:指癖好﹑习惯。

55、课习:1.学习。

56、劘习:研习。

57、尘习:世俗的习气。

58、成习:成为习惯;形成习惯。

59、积习:(1)长久以来而形成的习惯

60、砻习:1.犹言勤学苦练。

61、翫习:狎昵。玩忽。钻研。成为习惯。

62、余习: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

63、究习:研究学习。

64、模习:仿效,学习。

65、狃习:熟习;习惯。

66、时习:经常温习。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说,按时温习。见杨伯峻译注。经常练习。

67、缘习:犹因袭。

68、锢习:1.长期养成﹑不易改掉的陋习。锢﹐通"痼"。

69、久习:一向熟悉。

70、流习:相沿而成的习俗。多含贬义。

71、亲习:亲近熟悉。

72、歙习:1.同"翕习"。2.谓不断张扬。3.狎习﹐放荡。

73、漐习:谓病人手足出汗颤抖。

74、炼习:练习,反复学习并实践体验。

75、视习:见习。

76、顺习:1.慎重和善貌。顺﹐通"慎"。2.谓逐渐熟悉,逐渐习惯。

77、性习:1.习性,习惯。

78、障习:1.佛教语。恶业与烦恼。

79、浮习:轻浮的习气。

80、贵习:皇帝的戚属和亲幸的人。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郑玄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

81、情习:指民情与风俗。

82、染习:1.习染。2.熏染而成的风气。

83、和习:谓跟随着歌声学习。

84、弱习:幼年所学。

85、循习:因循;沿袭。

86、便习:1.熟悉;熟习。2.引申为习惯。

87、操习:操练。

88、士习:士大夫的风气;读书人的风气。

89、修习:演习;练习。 学习;研习。 修行。 修养;涵养。

90、笃习:专一于学习。

91、校习:考校练习;考查学习。

92、隶习:研习,练习。隶,通"肄"。

93、绮习:1.浮艳的风习。

94、衍习:犹演习。

95、夙习:谓积习;素所熟习。

96、玩习:1.玩味研习。2.习惯;习以为常。3.犹玩忽。

97、噏习:飘忽飞起的样子。

98、新习:1.新的习气;新的气派。

99、痼习:(1)长期养成而不易克服的习惯

100、豪习:豪家习气。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UD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会意。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同本义習,数飞也。——《说文》鹰乃学习。——《礼记·月令》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左思《咏史》反覆练习,钻研君子以朋友讲习。——《易·象下传》是皆习民数者也。——《国语·周语》。注;“习,简习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又如: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误的事物相习既久,无法矫正,反以为是)通晓,熟悉不习于诵。——《战国策·秦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皆通习之。——唐·韩愈《师说》益习其声。——唐·柳宗元《三戒》不习水战。——《资治通鉴》习见习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习方俗又如:习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战的兵士);习士(熟悉法制的人);习事(熟谙事理);习知(熟知);习水(熟习水性)学习始习于大豆。——《吕氏春秋·造父》。注:“学也。”习其句读。——唐·韩愈《师说》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习学(学习);习文练武;讲习(讲授与学习);习业(攻习学业,钻研学问)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管子》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商君法·战法》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习水土。——《资治通鉴》家人习奢。习于钟鼓。——宋·苏轼《教战守》又如:习熟(习惯熟悉);习闲(游手好闲者);习闻;习安(习惯于安定)训练不习,则民不可使也。——《大戴礼记》又如:习教(犹训练);习勒(严格训练);习练(练习;训练);习用(演习);习兵(操演军事);习阵(演习战阵之事)习染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习其家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名〉习性;习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又如:固习;陋习;恶习;习性;积习亲信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韩非子·孤愤》又如:习故(亲近故旧。又指熟悉故旧的人)〈副〉经常,常常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柳宗元《三戒》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二刻拍案惊奇》又如:习洽(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习闻;习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