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馽】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zhí

注音:ㄓˊ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

部首:
笔画数: 14
结构: 上下
繁简对应:
五笔: CKHJ
五行: -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99BD
仓颉: SFL
郑码: CUJI
四角: 71506
异体字: 𩡳𩢏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古同“【hao86.com好工具】”:“连之以羁~。”

馽【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陟立切,音執。《說文》絆馬足也。《玉篇》絆也。《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韻會》或作縶。《詩·小雅》縶之維之。《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絆,繫足也。縶之謂絆,維之謂繫。《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从糸執聲,作縶。今經傳皆从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集韻》食律切,音術。《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集韻》德合切,音答。義同。《集韻》作𩢏。《字彙》作𩡳𠀤非。

馽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