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兊】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duìruìyuè

注音:ㄉㄨㄟˋ,ㄖㄨㄟˋ,ㄩㄝˋ

笔顺读写:撇、捺、撇折、点、撇、竖弯钩

部首:
笔画数: 6
结构: 上下
繁简对应:
五笔: WCQB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514A
仓颉: CIHU
郑码: OZRD
四角: 80212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古同“兑”。

1. 古同“兑”。

1. 古同“兑”。

兊【子集下】【儿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徒外切,尵去聲。《玉篇》說也。《韻會》兌,今文作兊。

说文解字

兌【卷八】【儿部】

說也。从儿㕣聲。大外切〖注〗臣鉉等曰:㕣,古文兖字,非聲。當从口从八,象气之分𢿱。《易》曰:“兑,爲巫爲口。”

说文解字注

(兌)說也。說者今之悅字。其義見易。大雅。行道兌矣。傳曰。兌、成蹊也。松柏斯兌。傳曰。兌、易直也。此引伸之義。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爲閱字。閱同穴。从儿。㕣聲。㕣與沇古同字同音。兊爲㕣聲者、古合音也。大外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