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杨侃    yáng kǎn 宋代诗人

杨侃(488-531年),字士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南北朝时北魏大臣,侍中杨播之子。颇爱琴书,尤好计画,袭爵华阴伯。机敏有才干,扬州刺史长孙稚请为录事参军。从平萧宝夤叛乱有功,除冠军将军、东雍州刺史,转岐州刺史。历任度支尚书、给事黄门侍郎,官至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侍中,封济北郡公,助力孝庄帝斩杀尔朱荣。普泰元年,为尔朱天光害于长安,时年四十四。太昌年间,赠使持节、都督秦夏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归葬华阴祖茔。

本    名
杨侃
字    号
字士业(一作承业)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弘农华阴潼乡习仙里
出生时间
488年
去世时间
531年
主要作品
《送陈尧叟》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游龙瑞观》 《游梅山寺》 《送陈尧叟·马困炎天蛮岭路》
主要成就
侍中济北郡公车骑大将军秦州刺史

人物生平

杨侃,杨播之子,字士业,从小热中弹琴、写字,对儒家经典进行深钻细研,对仕途则一派漠然。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见他到三十岁了还不开窍,亲友们开始着急起来,纷纷劝其出山为官,杨侃呢,仍是不急不躁,慢悠悠地说:"良田从来不用担心误了农时,人也一样,我现在的问题不是争取时间,而是要修炼自己的才能。"三十一岁那一年,杨侃才承袭了父亲华阴伯的爵位,以汝南王骑兵参军的身步入了片途。在以后的日子里,杨侃先后作过扬州刺史的录事参军、雍州刺史的录事参军、通直散骑常侍、度支尚书和给事黄门侍郎、卫将军、右光禄大夫等职。他在协助扬州刺史担任录事参军时,曾以自己的敏锐和明察,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帮助对方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从而赢得了主动。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是北魏与南梁对峙在中国的版图上。 南梁豫州刺史裴邃利用自己的地盘与北魏之地接壤的条件,将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周围以李瓜花为首的十余户北魏人家收买到自己一边,约好双方里应外合,攻取北魏的寿春城。为了掩人耳目,声东击西,裴邃故意向另一个方向的百捺城遣人移兵,还煞有介事地在那里修筑工事,加强防卫,做出一副将全部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白捺的样子。扬州刺史几乎被裴邃的假象迷惑了,而杨侃却坚决认为,裴邃此举事出蹊跷。经过一番调查,终于识破了裴邃的阴谋,迫使裴邃放弃了此番计划,同时将里通外国的李瓜花等人绳之以法。在任度支尚书兼黄门侍郎期间,杨侃还经历了另一次考验。当时北魏北海王元颢一度投降了梁朝,并反戈一击,与梁朝将领陈庆之率兵攻打北魏。由于北魏没有思想准备,加上元颢叛变所带来的北魏与梁朝力量上的倍减和翻番的特殊情况,所以梁朝的这次行动给北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战场上北魏连连失利,已经丢掉了三十二个城池。北魏将领尔朱荣已经坚持不住了,打算北撤。这时,已经对形势进行长期观察和分析的杨侃开始说话了。他说:无需撤退,不仅不要撤退,还要在黄河沿岸布下渡河的阵势。尔朱荣听从杨侃的安排,将所有的兵员集中起来,在黄河北岸数百里的区域里,做出了大军就要渡河的姿态。其实,北魏不仅没有渡河的实力,连这些做样子的人马也是好不容易临时拼凑的。元颢和陈庆之看见北魏这个阵势,首先胆怯了。尔朱荣乘势渡过黄河,收复了失地。杨侃不止有武将的才能,同样具备治国之才。在洛阳,杨侃发现由于朝廷对货币的发行过于谨慎,造成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多为私铸,钱体既薄又小,成色严重不足。这样以来,实际上米价无形中就被大幅度提升,也就无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杨侃将这个情况反映给朝廷,极力呼吁再铸五铢钱,这个建议得到了北魏孝庄帝的采纳。 诛杀 孝庄帝诛杀尔朱荣的时候,杨播的儿子杨侃参预了谋划;普泰元年(531),杨侃未能在尔朱天光抄灭杨氏的灾难中幸免,城阳王元徵、李,都是杨家的姻亲。尔朱兆攻入洛阳后,杨侃逃回了华阴故里,尔朱天光派杨侃的岳父韦义远召请杨侃,要与他盟誓,并答应赦免杨侃的罪行。杨侃说道:“尔朱天光即使食言,死者也不过只我一人,还希望保全一家百口。”于是就出来答应了,果然被尔朱天光所杀。太昌初年(532),杨侃被追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

史书记载

杨侃,字士业,颇爱琴书,尤好计画。时播一门,贵满朝廷,子侄早通,而侃独不交游,公卿罕有识者。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年三十一,袭爵华阴伯。 扬州刺史长孙承业请为录事参军。梁豫州刺史裴邃规相掩袭,密购寿春人李瓜花、袁建等令为内应。邃已纂勒兵士,虑寿春疑觉,遂谬移云:“魏始于马头置戍,如闻复欲修白捺旧城。若尔,便稍相侵逼。此亦须营欧阳,设交境之备。今板卒已集,唯听信还。”佐寮咸欲以实答之,云无修白捺意。而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胜,邃集兵遣移,虚构是言,得无有别图也?”承业乃云:“录事可造移报。”移曰:“彼之纂兵,想别有意,何为妄构白捺?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勿谓秦无人也。”邃得移,谓已觉,便散兵。瓜花等以期契不会,便相告发,伏辜者十数家。邃后竟袭袭寿春,入罗城而退,遂列营于黎浆、梁城,日夕钞掠。承业乃奏侃为统军。后雍州刺史萧宝夤据州反,随业讨之,除侃为承业行台左丞。军次恒农,侃白承业曰:“今贼守潼关,全据形胜。须北取蒲坂,飞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华州之围,可不战而解;潼关之贼,必望风溃散。诸处既平,长安自克。愚计可录,请为明公前驱。”承业从之,令其子子产等领骑与侃于恒农北度,便据石锥壁。乃班告曰:“今且停军于此,以待步卒,兼观人情向背。若送降名者,各自还村,侯台军举三烽火,各亦应之,以明降款。其无应烽,即是不降之村,理须殄戮。”人遂传相告报。实未降者,亦诈举烽,一宿之间,火光遍数百里内。围城之寇,不测所以,各自散归。长安平,侃颇有力焉。建义初,除岐州刺史。属元颢内逼,诏行北中郎将。 孝庄徙河北,执侃手曰:“朕停卿蕃寄,移任此者,正为今日。但卿尊卑百口,若随朕行,所累处大。卿可还洛,寄之后图。”侃曰:“宁可以臣微族,顿废君臣之义。”固求陪从。除度支尚书,兼给事黄门侍郎,敷西县公。及车驾南还,颢令梁将陈庆之守北中城,自据南岸。有夏州义士为颢守河中渚,乃密信通款,求破桥立效。尔朱荣赴之。及桥破,应接不果,皆为颢屠。荣将为还计,欲更图后举。侃曰:“若今即还,人情失望,未若召发人材,唯多缚筏,间以舟楫,沿河广布。令数百里中,皆为度势,颢知防何处?一旦得度,必立大功。”荣大笑从之。于是尔朱兆等于马渚诸杨南度,颢便南走。车驾入都,侃解尚书,正黄门。以济河功,进爵济北郡公,复除其长子师仲为秘书郎。时所用钱,人多私铸,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直一千。侃奏听人与官并铸五铢,使人乐为,而俗弊得改,庄帝从之。后除侍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庄帝将图尔朱荣,侃与内弟李晞、城阳王元徽、侍中李彧等咸预其谋。尔朱兆入洛,侃时休沐,遂窜归华阴。普泰初,尔朱天光在关西,遣侃子妇父韦义远招慰之,立盟许恕其罪。侃从兄杨昱恐为家祸,令侃出应,假其食言,不过一人身没,冀全百口。侃赴之,为天光所害。太昌初,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 子纯陀,袭。一一《北史》

杨侃墓志

【志文】魏故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杨君墓志铭 君讳侃,字荣业,弘农华阴潼乡习仙里人也。十二世祖震(杨震),汉太尉;七世祖瑶,晋侍中、尚书令;高祖珍,上谷太守;曾祖真,清河太守;祖懿,洛州刺史、弘农简公;雍州使君播(杨播)之第二子也。袭爵华阴伯,除太尉骑兵、抚军府录事参军,后除车骑大将军府录事参军,带长安县令、谏议大夫、行台左丞,除通直散骑常侍,除使持节、都督东雍州诸军事、冠军将军、东雍州刺史,后除使持节、都督岐州诸军事、右将军、岐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侍中、济北郡开国公。国难未夷,权归胡羯,淫刑所及,先在忠贞,以普泰元年六月廿八日遇害于长安,时年卌有四。太昌革运,追赠使持节、都督秦夏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以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归于华阴雍州使君庄公之神茔。永言盛美,刊诸玄石,其词曰: 厥初中叶,圣绪贤胄,杳蔼曾标,嵬岩峻构。庆云攸往,福禄斯凑,高才必归,大宝惟茂。金自紫山,珠生赤野,无双等荀,最良犹马。栖情冲泊,置心文雅,九流必综,五行俱下。穷经极史,蕴故知新,𥞩道稫德,路义宅仁。温温和景,亹亹芳尘,闻家达国,孝子忠臣。好爵崇显,徽猷远映,体备九能,位邻八命。翼翼奉主,斤斤从政,诛暴康邦,一人有庆。天不/悔乱,道消运倾,虐先朝右,酷始时英。民思遗爱,世染余馨,阒哉华屋,眇矣佳城。萧森松柏,逶迤山阜,雾惨松端,风哀垄首。浮生已促,立言可久?嗟乎一去,谁夭谁寿? 【考证】 杨侃墓志,1986年出土于华阴县五方村杨氏家族墓茔。 墓志云:杨侃字荣业,《魏书》卷五八《杨侃传》谓侃字士业(《北史》卷四一《杨侃传》同),《魏书》误。据本传,侃死于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墓志称侃死时年四十四,则当生于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 本传谓:杨侃年三十一袭爵,当在孝明帝神龟元年(518)。据杨播墓志,杨播平反复爵在孝明帝熙平元年(516)。据杨泰墓志及妻元氏墓志,杨泰死于熙平二年,爵华阴伯,诸子无袭爵者。很可能杨播除名后,杨泰得到了华阴伯的爵位,熙平元年虽然追复杨播官爵,但杨泰尚在,杨侃不得袭爵,到杨泰死后,华阴伯之爵始回归杨播一系,杨侃得以袭爵。杨泰有爵无谥,说明他得到和失去爵位都是不正常的。 墓志称杨侃“袭爵华阴伯,除太尉骑兵、抚军府录事参军”。本传云:“释褐太尉汝南王悦骑兵参军,扬州刺史长孙稚请为录事参军。”《魏书·卷二五·长孙稚》传,稚于世宗时“出为抚军大将军,领扬州刺史”。由墓志知,杨侃为长孙稚抚军大将军府录事参军,而非刺史属官。本传笼统而言,不如墓志清楚。墓志“车骑大将军”,指雍州刺史杨椿,时统兵关西,进号车骑大将军。 墓志叙杨侃赠官:“追赠使持节都督秦夏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而《魏书》本传:“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北史·杨侃传》同,当以墓志为是。 《魏书·杨侃传》,侃既预孝庄帝诛尔朱荣之谋,尔朱兆入洛,侃自洛阳逃归华阴,“普泰初,尔朱天光在关西,遣杨侃子妇父韦义远招慰之,立盟许恕其罪。侃从兄杨昱恐为家祸,令侃出应,假其食言,不过一人身殁,冀全百口。侃往赴之,秋七月,为天光所害”。 墓志谓:侃死于普泰元年六月廿八日,当以墓志为准。普泰元年,尔朱氏为报复尔朱荣之死,屠杀参与孝庄帝密谋的弘农杨氏,杨氏家族遇害于关西与洛阳者,以杨侃为第一人,次日(六月廿九日)才诛及华阴诸杨,七月四日诛洛阳诸杨。杨播、杨椿的外甥元馗,因在华阴,故亦于廿九日遇害,见元馗墓志。 华阴县历次出土的北魏杨懿一支的墓志,都追叙谱系至于汉杨震、晋杨瑶,杨瑶,应当就是《晋书·卷四十》有传的杨珧,文献中都作珧而未见作瑶者。洛阳出土的西晋辟雍碑,提到“詹事给事中光禄大夫珧”,据《晋书》卷二四《职官志》所谓“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杨珧加给事中光禄大夫”,知辟雍碑所指即杨珧。因此杨珧不得作杨瑶,而华阴杨氏墓志皆误作瑶。

杨侃的诗(共7首诗)
  • 《送陈尧叟》
    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尘世宜深遯,诗名畏远闻。犹嗟石桥畔,凡圣路岐分。
  • 《游龙瑞观》
    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观松风数里清。丹井有泉仙迹在,玉书藏穴禹功成。步虚夜月千峰静,投简春霖万壑盈。述记贺知章手笔,题诗元相国声名。结庐野客前豀住,采术幽人绝顶行。杉桧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坛明。降仙台畔看云过,射的潭边听鹤
  • 《游梅山寺》
    出郭尘路断,登舟鹫岭通。楼台花屿上,钟梵水天中。石磴班春藓,松门韵晚风。蒪丝惹轻楫,云锦散遥空。竹迳连茶坞,山亭对药丛。却输湖畔叟,朝夕访支公。
  • 《送陈尧叟·马困炎天蛮岭路》
    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古诗大全

好86网为您提供杨侃简介,杨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杨侃古诗大全,杨侃的诗,杨侃作品目录

https://www.hao86.com/shiren_view_9b8e7243ac9b8e7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