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bāo

注音:ㄅㄠ,ㄅㄛ

笔顺读写:横折、横、横、竖钩、点、提、撇、点、竖、竖钩

剥的笔顺
部首:
笔画数: 10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VIJH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5265
仓颉: NELN
郑码: XBKK
四角: 12900
电码: 0475
区位: 1694
笔顺编号: 5112413422
英语翻译: peel
异体字: 𠚩𠚬𠛧𠧓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1.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动词

(1)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或剥或烹。——《诗·楚茨》

(2)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3) 另见

剝【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𠚪《唐韻》《集韻》《韻會》𠀤北角切,音駁。《說文》裂也。从刀,彔聲。《玉篇》削也。《廣韻》落也,割也,傷害也。《楚辭·九思》怫鬱兮肝切剝。

《增韻》褫也,脫也。

卦名。《易·剝卦》剝也,柔變剛也。

《周禮·秋官·柞氏》冬日至,令剝隂木而水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

殺牲體解之名。《詩·小雅》或剝或亨。

《禮·檀弓》喪不剝奠也與。《註》剝者,不巾覆也。脯醢之奠不惡塵埃,故可無巾覆。

《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𠀤音璞。力擊也。《詩·豳風》八月剝棗。《註》擊也。

音卜。《魏·劉楨·魯都賦》毛羣隕殪,羽族殲剝。塡崎塞畎,不可勝錄。《集韻》或作𠚩,亦作𠛧

说文解字

剝【卷四】【刀部】

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聲。𠚩,剥或从卜。北角切

说文解字注

(剝)裂也。衣部曰。裂、繒餘也。謂?破也。夏小正。二月剝鱓。以爲𡔷也。八月剝瓜。畜瓜之時也。剝棗。剝也者、取也。栗零。零也者、降也。零而後取之。故不言剝也。按剝鱓者、謂殘其皮。剝瓜棗者、謂殘其實。其用一也。皮部曰。剝取獸革。與剝鱓合。孔子易傳曰。致飾。然後通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竆上反下。故受之以復也。按此是剝訓盡。裂則將盡矣。豳風假剝爲攴。八月剝棗。毛曰。剝、擊也。音義云。普⺊反。故知剝同攴也。小正傳云取。毛傳云擊。此後人訓詁必密於前人也。从刀彔。彔、刻也。說從彔之意。彔下云。刻木彔彔也。破裂之意。彔亦聲。北角切。三部。一曰剝、割也。此別一義。與上義相通。按此篆解說、合二徐本及尚書泰誓正義宋刻本參定。

剥的方言集汇

◎ 粤语:bok1 mo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剥的字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