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嚋】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拼音:zhōuchóu

注音:ㄓㄡ,ㄔㄡˊ

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竖、横、横撇/横钩、横、竖、横、横、竖、横折、横、横、竖钩、点

部首:
笔画数: 17
结构: 左右
繁简对应:
五笔: KFNF
五行: -
部外笔画: 14
统一码: 568B
仓颉: RGNI
郑码: JBJD
四角: 64041
异体字:
  • 基本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1. 古同“譸”。

1. 古同“畴”,谁。

嚋【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集韻》除留切,音儔。《玉篇》誰也。

《集韻》與𠷎同。詞也。或作㿧譸。

《集韻》張流切,音輈。《玉篇》嚋,張誑也。《集韻》與譸同。

说文解字

疇【卷十三】【田部】

耕治之田也。从田,象耕屈之形。𠃬𤲮或省。直由切

说文解字注

(疇)耕治之田也。耕者、𤛿也。𤛿其田而治之。其田曰𤲮。有謂麻田曰𤲮者。劉向說苑、蔡邕月令章句、韋昭國語注、如淳漢書注同。此別爲一說。非許義也。有謂𤲮爲畍埒小畔際者。劉逵蜀都注、張載魏都注之說。亦非許義。許謂耕治之田爲𤲮。耕治必有耦。且必非一耦。故賈逵注國語曰。一井爲𤲮。杜預注左傳曰。並畔爲𤲮。並畔則二井也。引申之、高注國策、韋注漢書。𤲮、類也。王逸注楚辝。二人爲匹。四人爲𤲮。張晏注漢書。